会计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东大学五位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19年 [复制链接]

1#

日前,科睿唯安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公布。山东大学今年有5人入选高被引名单,较去年增加了两位,分别是:黄柏标教授(化学领域)、刘宏教授(跨学科领域)、熊胜林教授(跨学科领域)、戴瑛教授(跨学科领域)、冯奎双教授(跨学科领域)。其中,黄柏标教授、刘宏教授、戴瑛教授继去年入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后,今年再度入选。

黄柏标,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委员会理事,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ACS)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导师。黄柏标教授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能源和环境材料、光催化和发光材料的研究工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重要成果。发表SCI论文余篇,SCI引用余次,SCI引用超过次的论文52篇,个人H因子76,进入ESI学科前1%的高引用论文26篇。、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年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和Nanoscale创刊10周年“TopCitedArticle”作者奖。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多项。主持科技部项目课题、项目,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完成多项产业化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担任多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大会和分会主席,Molecules等学术期刊编辑等。多次受邀作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

刘宏,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分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会员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纳米能源材料、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分化,人工晶体材料等。主持了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年至今,在包括Adv.Mater.、NanoLetters、ACSNano、J.Am.Chem.Soc、Adv.Fun.Mater、Envir.Eng.Sci.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近30篇,个人文章总被引次数超过次,H因子为53,20余篇文章曾被WebofScience的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选为“过去十年高被引用论文”(HighlyCitedPapers(last10years)),文章入选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年度进入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年入选科睿唯安材料类高被引作者。应邀在ChemicalSocietyReview、AdvancedMaterials和AdvancedEnergyMaterials上发表综述性学术论文,产生了重要影响。授权专利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在相关产业得到应用。

熊胜林,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年7月起就职于山东大学。主要从事无机能源材料化学基础应用研究,基于新型结构导向模板的合成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碳基介观尺度组装结构体系,通过对结构的精准调控,优化和提升了其储锂、储钠、储钾及锂硫等电池性能,期望推动下一代储能系统的发展。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Angew.Chem.Int.Ed.、EnergyEnviron.Sci.、Adv.Mater.、Adv.EnergyMater.、Adv.Funct.Mater.、NanoEnergy、J.Mater.Chem.A等刊物发表SCI论文近50篇。所有论文被引8余次,18篇ESI高被引,H指数52。年1月起担任《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和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戴瑛,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普工作部副部长;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大学)主任;教育部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开展半导体微观结构与性质机理及其设计与调控的研究。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及新型二维材料新物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多项重要成果发表在NatureCommun.、NanoLett.、ACSNano、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dv.Mater.等学术期刊,25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影响因子大于10的学术论文40余篇,SCI引用2万余次,其中SCI引用余次的论文51篇,个人H指数73。年和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作者。应邀在Light:SciAppl、Nanoscale和WIREsComput.Mol.Sci.等期刊发表综述性学术论文,产生重要影响。主持承担国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研究课题,出版译著《二维纳米材料》,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冯奎双,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际产业生态协会环境投入产出分会联合主席,华人产业生态协会理事。冯奎双教授的研究侧重于不同空间尺度(当地、国家和全球)的能源、碳、水和土地会计。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可持续供应链、生命周期分析和情景分析方面的空间生态经济模型。在PNAS、NatureClimateChange、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Sustainability、ScienceAdvances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7篇,发表SCI论文余篇,SCI引用0余次,个人H因子34,ESI高被引论文13篇。获得年度国际投入产出协会“列昂惕夫纪念奖”,年度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最佳论文。

科睿唯安旗下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文献计量学专家,基于引文数据和分析制定了遴选高被引科学家的方法论,今年,全球近60个国家的人次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入榜“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或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在国内外大学评估或学科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原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