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噶好,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申荣君。
本期是《学长/姐有话说》的第31期。
我们来聊这所位于英国威尔士首府加的夫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卡迪夫大学。
卡迪夫大学于年成立,年取得英国皇家许可状,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享有威尔士*府49%的研究经费,也是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英国大学联盟等。
卡迪夫的世界排名不算顶尖,也致使很多小伙伴对它不太熟悉。但不得不说,卡迪夫也算是英国大学的隐藏宝藏了,不少专业排名都名列前茅。
比如新闻与传媒学院,欧洲首个新闻教育研究生院,其传媒学位居英国前五,全球第25位,被英国卫报誉为新闻界的“牛津”。建筑学位居全球第37位;城市规划连续十年占据英国第1。
再比如商学院,获得AACSB权威认证的商学院,欧洲最大的商学院之一。商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会计和金融位居世界前名。
巧了,我们今天主角的就读专业就是会计与金融。
申荣D学姐
本科:双非管理学
硕士:卡迪夫大学
MScAccountingandFinance
1、本科背景及申请季录拒情况
我本科来自国内一所*法类双非大学,专业是管理学。在年大学毕业,当时的均分大概是81左右。刚毕业时的想法是国内考研,失利后直到去年才开始有留学的打算。
去年1月第一次考了雅思,拿到了5.5。本想着后面几个月继续刷分,不过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打乱了考试计划。最终的结果是硕士正课之前,入读了卡迪夫的12周语言班。这是后话,先简单说下当时的录拒情况。
我印象最深的是卡迪夫、纽卡还有贝法这3个学校。其中最想去的纽卡因学术能力不够被下了offer,建议我调剂到其他专业。可当时我只想学习并从事会计相关专业/工作,于是毅然决然的接受了卡迪夫的会计与金融。
图为D学姐提供
刚刚有提到卡迪夫的12周语言班,从去年的6月直到8/9月,虽然只是线上课程,但于我而言也算是留学的“前菜”了。整个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忙碌得多,听说读写4个板块的课程都会涉及。
并且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互动也很频繁,不仅如此,课堂练习、家庭作业一样都不少,可以说是很忙碌了。期间有3次考试,摸底、期中、期末,再加上最后的论文实战,对于英语能力不强、论文薄弱的同学来说,这是绝对的提升机会。
2、留学的契机
就如刚刚而言,在整个本科期间我没有留学的打算。这以至于当时没有太注意各科的考试成绩,也没有刷分。说到底,对于留学申请还是影响蛮大的。
说回当时,我第一考虑还是在国内考研。只是国内经济类考研的竞争实在太大了,“僧多肉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像计算机类、数学类的同学也有不少往经济类靠的意向,最后结果就是我的落榜。
认真思考了一小段时间,再加上跟父母的沟通和身边朋友的了解,最终决定gap一年,开启20年的留学计划。
图为D学姐提供
3、选择申荣的理由
当时我还挺迷茫的,因为一直以来也没有对留学这件事儿做过多的准备。就是在各种平台上看看“过来人”的经验,还有就是自己找留学机构。
结识申荣应该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位背景情况跟我类似的学长介绍自己的留学案例,从他那儿认识到了他的申请老师,也就是后面负责我的申荣李老师。
详细交流了一段时间后,就在线上进行了签约。主要还是因为李老师的认真负责吧,整个沟通过程中对我的疑问都能做到知无不尽、尽无不言,而且特别耐心。再加上他的从业时间长、经手案例多,这些都让我觉得踏实。
图为D学姐提供
4、选校的过程
选校这方面,我当时有做过了解,但都没有特别深入,更多的选择还是在李老师的建议下进行。在结合了我的背景情况、个人倾向、专业选择等各方面信息后,最后给我列了张选校表。
里面详尽介绍了些比较符合我要求的一些学校,其中关于学校的介绍、申请要求、专业情况、课程设置等等做了备注。最后在多次沟通下,选定了埃克塞特、约克做冲刺,卡迪夫、纽卡做主攻,阿伯丁做保底。
中间有个关于专业选择的小插曲。就是当时在跟雅思同学的交流后,我萌生了个想法:就是要不要尝试下时下热门的人力资源和商业分析俩专业。最近几年这两个专业的热度一直在攀升,而且对本科专业相关度要求不强,不少人都跨专业去“追随”了它们。
图为D学姐提供
李老师给我的建议是,既然我本科学的就是会计相关内容,所以最好还是读个匹配度强的硕士要好些。一来是学起来不会那么吃力,二来是对以后的就业也有所帮助。热门的项目总是在变,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
我自己又考虑了段时间,最终还是选择了会计相关专业。目前入学半年多,事实证明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因为我室友就是学的BA,跟她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他们班上好多同学都不是商科出身。
甚至是有本科学养殖管理的同学跨专业来学BA,没有本科知识的基础支撑,现在学的很吃力。可想而知,整个硕士期间应该过得很不如意了。
图为D学姐提供
5、卡迪夫大学学习体验
从去年11月正式开学至今,已然经过了大半年。目前基础课程也学了大半,现在正在准备毕业的开题报告。
我目前主要的课程更偏向会计,而接触的金融知识则是通过选修课堂,但卡迪夫的accountingandfinance则如其名,会计和金融都有涉及。总的来说这段时间,金融相关知识我也学得深入了很多,按我的话说就是知识面横向发展。
图为D学姐提供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有三门必修课程,金融与投资、研究方法、高级财务报表。
金融与投资其实就跟字面意思差不多:以金融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投资当中,会涉及到一些股票、基金的计算方法学习,还有股权的市值计算等等。
整个课程3周之内完成,不得不说这样的强度还是很大,并且强度也不小。当然,如果你本科涉及到的这样的学习,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门研究方法,课程长度拉的很长,贯穿了一二两个学期。主要内容是关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还有如何运用语言假设,这门课程对于之后的论文写作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一门必修是高级财务报表。更针对于会计领域,同时下分了几个挺难学的板块,比如租赁、企业财务分析等等。
图为D学姐提供
选修就比较灵活了。你可以选择金融方向,也可以选择会计。我则是选择了一门新开设的行为金融与金融科技,这门在某些方面来说很像金融心理学,就是讲很多人在进行金融投资时的做法是有迹可循的,而我们学的则是抓住这种“迹”。
还有两门国际金融和国际会计。这两门主要的内容是让我们针对不同国家,了解各国的会计/金融体系,以及结合国情、经济情况设计会计/金融*策。
图为D学姐提供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主要的一门必修是管理与会计,这门课程简单来说就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两部分,两者都是同源但各有侧重:会计主要侧重于实践,其中数学建模,软件实操,统计等基础部分内容较多。
财务管理一般就是比会计专业多学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管理、还有国际贸易类的一些课程,更侧重财务分析,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今后的经营战略提出建议,同时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不仅如此,定性和定量的掌握,也让自己具备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已有的海量信息里能甄选自己所需要的、去理智理性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最后就是像刚刚说的那样,对于金融知识也掌握了不少,实现了知识面的横向发展。
图为D学姐提供
6、疫情影响下的留学生活
先简单说下这3个学习的课程安排。第一学期每周可以选择一节线下课,其余则是线上模式;第二学期时,疫情加重,又全部转为线上;现在第三学期,打了疫苗,又陆续开始线下的安排,不过还是线上为主。
对于课程学习,总的来说我觉得对我影响并不大。区别于其他(如我朋友的制药专业)等必须线下开展实验的课程,accountingandfinance的课程基本在线上就能完成,所以学的还算蛮顺利。
图为D学姐提供
同时老师上课用的zoom有开启录制功能,这对于课下的复听、复习作用都很大,认真学下来,基本不会掉队。一开始我担心自己会跟不上还准备了录音笔,后面发现完全用不上。
就我目前的亲身经历来看,卡迪夫的疫情控制的很好,没有出现大规模扩散的情况。而且在这个典型的威尔士城市生活,非常的舒服。民风民俗淳朴,无论当地居民还是老师、工作人员性格都很友好。
很慢的生活节奏,很安逸的城市氛围。在这样的“乡镇”专注学术,是一件很棒的事儿。
图为D学姐提供
7、对大一/二意向留学的同学,
你有什么建议?
我最大的建议就是尽早准备,虽然留学不像国内考研千*万马独木桥那样的激烈,但如果你想尽可能的读一个好学校,那出色的背景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实在纠结两者不知如何选择,那倒不如就两手准备。整个本科期间兼顾好均分绩点和语言成绩等等。而且相比于国内考研,留学也比较看重实习经历。
我有个朋友本科学校一般,gpa也只有70+,这样的背景基本与卡迪夫商学院无缘。但还是硬生生靠着出色的实习经历(香港交换、证券所实习等),入读了卡迪夫的IEBF。
图为D学姐提供
所以说啊,每一步都很重要。想实现“十拿九稳”,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留学是不一样的体验,英国一年制的学习把时间周期压的很短,但内容可一点都不少。强度大,而且挂科一点都不留情。但我觉得一切还好,这样的体验很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如果目前你正有留学的打算,好好努力吧。
到这里,本期的申请分享就要结束啦。最后的最后,再次感谢D学姐对我们的大力支持。祝愿学姐之后的硕士生活能一切顺利,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都可以在未来得到满满的收获~
看到这,小伙伴内心还存在疑问吗或者也想了解下自己能申到哪些学校?如果你对留学有任何疑问,希望获得更多信息或建议,欢迎扫一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