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史上最大的保温杯,竟然还可以送人上天
TUhjnbcbe - 2023/8/1 21:55:00

这几天的SpaceX可以说是频繁刷屏了,就在几天前,SpaceX的龙飞船成功搭载了宇航员返回地球,完成了商业载人航天的壮举。

之后的SpaceX也没闲着,今天我就又被它们的SN5试飞成功刷屏了。这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不锈钢水塔的圆柱体,居然真的就斜着飞起来了。。。成功地在米的空中停了一小会儿,并完好无损地着陆。

身为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第一时间在发射成功的新闻下面回复“Marsis

lookingreal”

(火星看起来很真实)

不太了解SpaceX的差友肯定就会问啦,这大水桶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啊?而且飞行高度米也太低了吧。。。外表也和以前的航天飞机还有火箭完全不一样。

而且因为简陋的外表,网友们更是给它取上了“小钢炮”、“小短腿”、“保温瓶”之类的外号。。。

其实啊,这个项目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做“Starship”。官方对于Starship的定义是:一个包含着星际飞船和超重型火箭两部分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可以将宇航员和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

这个SN5就是Starship的原型机,简单来说,就是Starship的极简乞丐版。

而看似轻松的米的跳跃,其实对火星旅行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正如马斯克在推特上所回复的,人类的火星梦真的越来越真实了。

为啥这么说呢?我先问一个问题:如今一般的航天器能够载多少人?

我们的国家的神舟系列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一次最多可以载3人,已经退役美国的航天飞机最多可载7个人,理论上载人最多的苏联暴风雪号的航天飞机了,计划可载10个人。

苏联暴风雪号▼

但这都太少了,如果移居火星成为可能的话,就算航天器一次载10人,光是杭州市多万的人口全部移居火星,最起码要拉多万次。。。

按照网络公司产品经理的话术来说,Starship很好地找到了用户的痛点,因为Starship计划单次最多载人,而且Starship可以重复使用。

爱在推特上放烟雾弹的马斯克更是放出豪言,在年之前用火箭将万人送上火星,并在火星建立人类的第二根据地。

而且除了在载人量上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之外,Starship的造价也要比传统火箭来的便宜。

为了减少火箭的重量,传统的火箭一般使用合金和碳纤维材料,成本极高。而Starship却选择使用廉价的不锈钢来打造箭体,大大降低了航天器的门槛。

据说后期型号的造价会控制在每个万美元,和动辄上亿美元的火箭造价比起来,这可是太便宜了。

当然,为此Starship十分需要大推力的发动机,让这个重家伙可以飞起来。

而这“保温瓶”的发动机也并不是无名之辈,它就是号称目前地表最强的商用火箭发动机——猛禽。

发动机的原理也很简单。火箭本身基本就是一个大燃料罐,里面装着很多燃料,燃料罐的菊部有个东西能把燃料超快的喷出去,这个东西就是发动机。这个过程里燃料喷射的速度越快越好。

而猛禽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组合,燃烧室室压高达30MPa,海平面推力达到了吨,真空推力吨。据说在目前现役的火箭发动机中排名第四。

极简化的发动机原理图

而这今天试飞的“保温瓶”由于只装了一台猛禽发动机,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便就斜着上天了。完全体的Starship可支持三个猛禽发动机。(这样受力应该就均匀了吧。)

虽然马斯克的火星计划早在年就提出来了,但其实Starship项目正式诞生于年。

在去年的8月份,一名叫Starhopper的Starship原型机就完成飞行测试,和今天的SN5一样,同样是飞到了米的高度。

就在大伙们觉得Starhopper为之后的原型机测试开了一个好头的时候,3个月之后,MK1原型机压力测试失败,之后的MK系列也因此全部退役。

今年的2月份,SN1、SN2原型机相继测试失败。4月份,SN3原型机测试失败。期间还多次因为天气原因放了鸽子。

三个月前的SN4原型机更是在点火之后直接爆炸。。。

测试接连失败的马斯克也是心态爆炸,直言会放缓Starship项目的进度。但是不死心的马斯克在不久之后就又放出了会测试SN5的消息。

今天SN5的成功试飞,也算是为马斯克的连败画上了个小句号。消费级太空旅行的希望火种,又被点燃了。真是“保温瓶”的一小步,火星梦的一大步。

根据SpaceX透露,目前SN6、SN7和SN8的测试也都已经提上了日程。

马斯克曾说,最后我们去一次火星的成本也许就和买一栋小房子的价钱差不多,大概20万美元。

其实这个价格对我而言没什么问题,但对普通大众来说,和目前SpaceX动辄万美元起卖的火箭座位费相比,Starship确实给了大伙们一丝能看得到的希望。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上最大的保温杯,竟然还可以送人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