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一直讲究的是「以礼待人」。
有朋自远方来,最好的招待就是亲手为TA泡一壶热茶。
入座、端茶、倒水,在这个过程中消弭彼此的陌生感,不知不觉中拉近了距离。
泡茶,既可简单,亦可讲究。
一副茶具,无论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能体现出主人的好品味。
所以近年来的茶具款式也是多种多样。
玻璃,作为不那么“中年油腻”的选择,晶莹透亮,清洗简单,但很容易摔个烂。
的确,选茶具比喝茶本身纠结太多了。
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怕喝茶和「油腻」沾上边,宁愿选咖啡、奶茶等新饮品。
其实大可不必,茶具,也可以很有科技感。
小米有品最近上了一个茶具新物种——纯钛系列。
用航空飞船材料做茶具,可能是年轻人的第一套纯钛茶壶。
(钛是航天飞船发动机的主材料,稀有金属之王)
这套纯钛茶具,真的太合年轻人口味了。
回想一下,陶瓷、玻璃等,重而脆,每次换都是不小心碰到摔烂了。
而钛茶具则不一样,轻如铝硬如钢,而且还不会变“老”。
这是一套摔不烂,用不旧的超级茶具,发脾气摔一下都没事那种。
航天金属做茶具
用50年不*不褪色,国礼赠20国总统
玻璃、陶瓷这些,大家一定听得很多了。
但纯钛,我觉得大家可能还是首次听。
钛,一直被称为「高科技金属」。
因为它对人体有很好的亲和性,人造关节,人造骨骼,用的主要材料就是钛,这种稀有金属对人体有益。
钛还是航空飞机发动机的主要材料,能扛住℃的超高温,还不怕王水。
用这样的材料做茶具,全球范围内都屈指可数。
所以这套钛茶具,花了容山堂非常多的心血。
即便是在业界浸淫20多年的容山堂,也花了1年时间才吃透钛合金的“性子”。
因为钛,真的太难征服了。
它就像一匹赤兔,天生带着王者风范桀骜不驯,但一旦做好了,就拥有了50年的超稳定性。
它的沸点高达℃,只要稍有不慎,一整批材料都报废了。
实际上,这只茶壶,从纯钛石,到一套茶具,要经历道工序,全身一体成型。
(熔浆般的高温炼制)
你想想,没喝过茶还能没见过紫砂壶吗,你用一个上千块的,别人都以为只是地摊高仿。
但钛茶具就不同了,闪耀着金属的光芒,天生不同。
所以,大国交往,愿意把钛制品作为国礼。
陕西省曾经纯钛的保温杯,作为礼物送与泰国总领事。
日本人,更是早早发现了钛的好处,曾经作为国礼,在国家峰会上赠与20多国元首。
想想就过瘾,你和国家元首们,可能正用着同一款钛茶具喝茶。
闲来也可以作为谈资,社交时打开话题。
是航天高科技,也是地道中式茶壶
CCTV愿为它拍纪录片
最开始我也有担心,用高科技做中式茶具,会不会用起来别扭?
但真用起来,就发现是我多虑了。
设计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内有玄机。
一壶可以装1升左右,刚好够倒2公道杯。
这样巧妙的容量设计,即可一人独饮,3人同饮也恰好周到。
出水流畅。
鸟嘴出水口流畅,便捷。
一体设计的实心提梁把,拿着不会晃动,很有安全感。
而且钛壶还非常轻盈,净重g,不到传统陶瓷壶的一半。
最开始,我也担心,容山堂会不会是个山寨。
毕竟只在小米有品上才知道了它。
后面搜了一下了解到,其实容山堂一点都不简单。
打破了传统茶杯的设计惯性,它登上了《CCTV》和《国家图书馆》,作为新式茶具的代表。
所以它能在90后占大多数的小米有品卖好,一点都不奇怪。
无论是自用,还是送礼,这都是一套体面、不俗气的选择。
自家用的话,放在桌子上是很好的现代装饰,而且数十年如一日的不变旧不怕摔,超省心。
送礼的话,它是航天飞机材料做的茶具,是日本的国礼,如今终于被中国制造所做好。
能上小米有品的品牌,性价比就如小米一样高。
过去一套好茶具卖几千都很简单,一些真假难辨的「大师紫砂壶」更是炒到万元。
这套容山堂既可一套入手,也可单买茶杯,或者茶壶。
单壶到手,单个杯子更是只要到手,在可以用几十年的茶具里,性价比真的高。
在可以用几十年的茶具里,性价比真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