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TUhjnbcbe - 2024/2/17 16:16:00

会计副高级职称报考条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一定的学历,取得中级会计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定的年限。

一、认真研读评审文件,精心组织评审材料。*策为纲。按本省、市评审*策要求来组织材料,无论从格式上和实质上。比如有的省份要求学术论文必须上学术网站,具体而言有的要求上知网,有的是知网、万方、维普均可,时间上有的要求截止到上年度,有的要求截止到本年度报送前。各种证书如:毕业证、学历证、中级职称证书等,甚至学历认证(根据各市要求)缺一不可。其实,尽管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准备繁琐,但事实上评审通过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两年都在65-70%左右,相较于高级会计师考试20-35%左右的通过率,只要评审材料充分,通过概率还是蛮大的。二、事业单位要重视工作单位的考评结果。利益攸关。基于利益关系,事业单位职工参加评审一般道路阻且长;而企业单位则一帆风顺得多。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单位意见。这非常好理解,如果申报者在自己所在单位都得不到全部或绝大多数评委的认可,又怎么说服对这名申报者不熟悉的高评委投“同意”的票呢!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在所在单位出现两张反对票及以上的初评结果,建议暂时不要申报,直到此种情况消除时再申报。三、强调工作业绩,写好个人业绩和个人专业总结。业绩优先。什么体现能力?业绩!事实胜于雄辩。随着这几年高级会计师评审的深入,很多大企业甚至中等企业有一定职务的财务工作者都已经评审通过副高级会计师,现在参评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中层甚至基层财务工作的人员或者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经理或主管,单位规模和岗位优势荡然无存。因此,高评委非常重视申报者的工作业绩,而工作业绩主要体现在“个人业绩和个人总结”上。让高评委了解申报者的工作业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申报者要对照评审材料要求的最基础的得分点,逐项准备自己的业绩材料;另一方面,申报人还要善于挖掘工作中的亮点,展现自己的工作成绩,能够量化的一定要量化,比如增收节支多少万元等,切忌言之无物、千篇一律的申报材料。业绩内容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反映被评审者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等等参与管理的能力。四、注意不要犯低级错误。犯低级错误者很冤枉因为没人通知你---没有评过的原因。1、申报年限错误。行业规定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会计师或相关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5年以上,才能申报高级会计师,而大学本科毕业后至少工作4年才能参加会计师考试。也就是说,一个大学本科生毕业后,至少9年才能参加高级会计师评审,相应的硕士研究生是毕业后7年,专科生必须满10年年限(山东省)。必须满足这个年限才能申报,因为没有达到申报年限导致评审未通过,每年都有不少人,占总申报人数的5%左右。2、个人提供材料存在逻辑错误。不同材料中的个人履历有出入,有造假嫌疑,一般就否了。另外有的在“个人专业总结”中提到自己工作年限是一个数字,而在“个人鉴定报告”中,工作年限又是另外一个数字,给评委留下一个很不好的印象,影响评审结果。有的复制别人的材料还带着别人的个体特征,这都是大忌。按网上模板填写的更是如此,你能搜到,评委也能。3、学术论文发表刊物不符合规定。高级会计师文章一般发表在属于经济类的杂志报刊,会计专业类更佳,但有的学生却发表在理工类等杂志报刊上,一般就给否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