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首发于百家号
现在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但是迫于闲暇时间有限,无法用盖碗泡一道一道品鉴茶汤,进而选择用保温杯来泡茶喝。
然而民间有一种说法是:“保温杯泡茶会中*,甚至致癌”!
保温杯真的不能泡茶喝吗?
保温杯泡茶致癌?
刚看到“保温杯泡茶会中*”这种说法时,小编也吓了一跳,立马去各方查询。
发现有些专家声称:“泡茶会腐蚀保温杯,并析出重金属,会使人慢性中*,存在致癌隐患”。
而这种说法来源的矛头,几乎都是指向媒体报道“夺命保温杯”。
但是这些报道说的是啥?说的是劣质保温杯装开水、泡茶,会导致铬、镍、锰等重金属过量析出。
铬会引起皮肤、呼吸系统损伤,长期铬中*会导致肝肾损伤,甚至引起皮肤癌;
镍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等,增加人的致癌风险;
锰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引起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现象。
但是请注意,这里说的对象是劣质保温杯!不是指保温杯泡茶这件事儿!更不是茶导致的!
正规的不锈钢、L不锈钢表面经过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是惰性材料,使用这样材质的不锈钢制作的保温杯,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可见“保温杯泡茶会中*”一说并不成立,有问题的是那些不良厂家的良知。看到这里小编是真心佩服那群“砖家”,也庆幸这是虚惊一场。
当然如果还是心存疑虑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陶瓷杯、玻璃杯和搪瓷杯,不用金属材质的保温杯,自然也就不需要过于担心重金属中*。
而且这些材质的保温杯,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可以放心使用。
▲瓷质保温杯保温杯不适合泡茶?
认为保温杯不适合泡茶的人,除了被误导的“致*说”,还存在着一种“风味说”。
虽然他们不否定保温杯泡茶的安全性,但是他们认为喝茶应该用盖碗泡,才不会浪费好茶。
▲盖碗泡茶用保温杯泡茶,茶一直在高温环境中泡着,会大量浸出鞣酸和茶碱等物质。不仅会使得茶汤色泽浓重,失去茶原有的滋味,还会导致茶汤滋味苦涩难入口。
而且茶碱和鞣酸的过量吸收,也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保温杯泡浓厚的茶汤此外,茶叶中的维生素、*酮等物质不耐高温,而且在持续的高温中,会使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大量挥发,不仅减少了茶香,也大大降低了茶叶的饮用价值。
这样泡茶更好喝!
其实,保温杯并不是不能泡茶,而是一些茶友用错了方法。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3种方法,让你用保温杯也能泡出好喝的茶。
1、减少茶叶投量
保温杯泡茶,茶一直泡在水中,内质一直被浸出,前一两泡就释放了80%以上内质,会导致前两泡汤浓味苦,而后便淡而无味。
▲白茶正常一泡投茶量因此,用保温杯泡茶时,我们可以选择减少茶叶的投入量,比如白茶正常投茶量为5g,保温杯泡放2-3g白茶就行了。
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茶汤浓度过高,保证茶汤滋味适中,也能避免一次摄入过多茶碱,造成肠胃不适。
2、降低冲泡水温
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会使茶叶长时间的处于较为恒定的温度中,如果加入的开水温度过高,就容易导致营养物质快速流失。
因此可以选择使用70℃左右的温水泡茶,或者热水泡再加点凉白开降低水温,适当降低泡茶的水温,就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破坏营养物质。
而且温度较低茶叶内质释放速度也较慢,保温杯也不会让水温很快下降,这样既喝到合适口感的茶,也不会那么烫嘴。
3、茶水过滤分离
保温杯是没办法随时进行茶水分离的,如果先用玻璃杯泡茶,再将茶汤滤出倒入保温杯,就不用担心茶叶一直泡在水中,导致浓度过高。
并且先用玻璃杯泡,能更好的控制茶汤浓度,对茶汤也有适当的放凉作用,能让你更快的喝上茶。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茶水分离杯代替普通的保温杯,既能随泡随喝,又能泡出你想要的白茶味,还能随时茶水分离,一举数得。
▲茶水分离杯最后,在这里要强调一点,保温杯用完一定要及时清洗。
保温杯内胆比较厚,杯身较长,会有大量细菌藏匿在卫生死角中。经常冲洗保温杯,尤其是各个卫生死角,能避免保温杯产生茶垢,也防止细菌滋生。
在洗保温杯时,可在杯中放入一点小苏打冲洗内胆,清洗完要将杯中的水渍充分晾干后,再盖上杯盖。
原创声明:本文由吾雨茶课堂原创,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