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Winnie,本期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商科PhD的如何准备及申请。
我本科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之后来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先后完成了金融学硕士和国际关系学硕士的学习,现在申请到了剑桥大学的经济学PhD。
PhD基本介绍
PhD就是DoctorofPhilosophy,哲学博士,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说这个title只授予给学哲学这个学科的人,除了一些特定学科之外,基本上所有学科你拿到的最高学位title都是哲学博士,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对商科感兴趣,不管你是学金融,会计或者经济学,你想拿到博士学位,最后拿到的都是哲学博士学位。
PhD学制通常是3~5年,不同国家和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因为我自己申请经济学博士的时候,只申请了美国和英国的高校,所以我会具体介绍一下这两个国家的PhD。
据我所知,美国大部分高校对PhD的要求是五年制,前两年会进行授课,教授一些你所申请学科的比较高级的知识,后三年是一个独立研究的过程。英国高校和美国不一样的是,他把授课与研究区分开来,严格的PhD只是三年制,三年全部都是独立研究,但是英国现在有一些特定的高校,比如说牛津和剑桥大学,他们会要求你在申请PhD的时候,必须拥有一个MasterofPhilosophy的学位,他们也会推出这种1+3或者是2+3的program,前面的“1”就是授课的过程,所以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这些项目,我个人申请的也是剑桥大学经济学1+3的项目。
据我了解,香港这方面,比如说香港大学,它的学制就是四年制,两年授课两年独立研究,所以具体的情况还是根据学校和地区来定的。所有学校的毕业要求通常都是完成博士研究论文,并通过校内的答辩。
也就是说你博士毕业与否,最终能否拿到这个title,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导师,或者是学校里的学术委员会。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高校会要求你在不同级别的期刊上,有不同数量文章的发表来作为毕业的标准。
申请要求
一、RP(研究计划)
也就是researchproposal,这个可能是绝大部分在准备申请PhD的人最头疼的材料之一。但据我了解,申请商科PhD,RP并不是一个必备的材料。我自己在申请经济学PhD的时候,绝大部分的美国高校其实是完全不要求你提供researchproposal的,用我美国研究生阶段导师的话来讲,就是你提交的researchproposal,大概率不会是你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所以这一点的重要性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申请学校而定。
我个人建议在准备RP的过程中,与其选择一个非常前沿的题材,不如选择一个你更加自信更加了解的题材。在我看来,商科的RP并不像工科博士的那样,决定你进入高校之后的研究方向,它更多的是对于你既有学术能力的检验。所以与其选择不了解的题材,不如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甚至是已经写过文章的题材,然后在RP里尽量去展示我们能够熟练运用的理论和模型。
二、AcademicBackground,学术背景
1.GPA
这部分里最重要的当然就是GPA,在PhD申请里,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对GPA这部分,通常来讲美国的高校是没有英国的高校那么看重的,像你申请英国的G5,牛津剑桥这类级别比较高的高校,在申请过程中,他们会明确说如果你的averageGPA低于3.7,那么你就不需要递交申请了,他们也不会看你的申请。但是美国的高校其实绝大部分是没有强制性的GPA要求的,当然GPA还是越高越好的。
在申请博士的过程中,有一点比较需要注意的就是除了平均GPA以外,大部分高校更加看重的会是coreGPA,也就是你的核心课程GPA。比如说你要申请经济学PhD,那么可能你的数学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等这些与经济学相关的课,它的GPA就会更加的重要。
很多高校在申请材料里,会要求你提交一份你学过的所有与你所申请学科有关的课程的列表,详细到这门课程cover了哪些topic,用的是哪一本教材,最终GPA是多少。这份材料会作为他们对你整个学术能力或者是学术理解能力的一个评估,所以说GPA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我个人感觉,在英国的申请里可能他们会更加看重。
2.推荐信
推荐信在每个国家的申请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个人感觉在美国推荐信的占比应该是最高的,所以如果大家对申请美国学校感兴趣的话,推荐信和推荐人的选择要更加注意。
因为申请的是博士,所以我建议推荐人最好还是和学术经历相关的,比如说教授、导师,或者是曾经一起做过研究的高级研究人员。通常来讲,美国的高校会要求提供至少三封推荐信,英国高校会要求提供至少两份。推荐人的选择,我建议大家从两个方面去的一个平衡。首先就是推荐人本身的title,比如说他是副教授,教授,或者他获得过什么奖项,第二个方面就是他对你的了解,你只是简单的上过他的课,还是跟他有过一起工作或者一起研究的经验,情况不同,推荐人对你的了解当然也就不同,在推荐信里对你学术能力做出的评价的深度当然也就不一样。
关于推荐人的选择,最后还有一个小tips。如果你手头有四五个关系比较好的教授或者是研究学界的人士,如果你申请的高校里有导师和你的潜在推荐人有过合作经验,那在申请这所高校的时候,选择这个潜在推荐人就比较有利,尤其是在美国,因为我个人感觉美国高校PhD的申请是比较看重所谓的network的。
如果是你认识的导师,他曾经推荐过学生进入UCBerkeley,这种情况下,你申请UCBerkeley的时候找他也是会比较不错的,因为国外高校的admissionCommittee,会发现这个人之前推荐进来的两个学生都有比较不错的表现,那么看到他推荐了新的学生之后,他们就会有倾向性,当然如果你认识学界的大牛或者诺奖获得者,那请他们推荐肯定很好。
3.writingsample或者说publication
商科PhD和理工科PhD不太一样的是,它不会默认大家已经有几篇发表文献在手,所以如果手头上没有发表过文章,是完全不需要着急的。用我导师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在申请PhD之前就已经有了在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能力,那就没有必要再读PhD了,所以说大家不需要太紧张。
writingsample是申请PhD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都会要求你提供的文件,有些高校会对文件的长度不做限制,有些高校会限制,比如说在三页内或者五页内,语言通常一定是英语。大家可以为了申请准备一篇新的的writingsample,也可以把硕士或者本科阶段曾经写过的paper润色一下提交上去。
writingsample考验的首先当然是语言能力,其次就是学术写作的能力和对你这个学科一些特定模型的应用能力。我建议大家提交一份既有学术paper架构,又能展示你对于所申请的学科的一些比较复杂的模型的应用。
4.researchexperience
也就是研究经验,大家不用把它想的那么高大上,往小了说,大家如果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有上过涉及到独立研究,或者是独立完成一件paper的课,那完成这个paper的过程就可以算作你的研究经验。比这个再好一点就是在学校里为一些教授做过researchassistant,这些都可以算作研究经验。除此之外,在一些非营利性的学术组织做过RA的话,都可以算作研究经验。
研究经验我个人是建议大家在简历和文书里有所体现的,大家不要认为说可能只是上了这门课,写了一篇paper,跟发表文章比起来不值一提就不写了,如果要申请PhD的话,大家一定要尽可能在文书里体现,展现出自己是有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即使这个研究只是完成了某课程的论文,大家也要梳理,尽可能地体现出在这个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到设计模型再到提出假设,然后解决这个模型,并且做reflection的过程,是有完成这个过程的能力的,这是申请PhD至关重要的一点。
5.Teachingexperience
也就是教学经验,比如说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有没有做过助教,或者tutor。因为很多PhD在上学期间,学校是会要求他承担学校的一些工作的,如果大家在之前有过这样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够在文书中体现出来,也是会非常加分的。
6.Mathcourses
最后一个也是我特别写出来的一点,就是数学课。根据我个人申请经济学博士的经验来讲,虽然数学课没有出现在各大高校的申请材料列表里,但是其实这是各大高校非常看重的一点,用我导师的话来讲,就是PhD最终要录取的人是要smartenough,能在学界有发展,所以数学课就成了检验学生是不是smartenough的重要手段。如果大家对经济学博士感兴趣,那么有几门数学课是必上的,比如说实分析,现代微积分等等。
强烈建议对金融学或者会计学感兴趣的同学,去找学科的教授或者学校里这个学科的博士导师问一问,如果要申请PhD,有哪些他们看重的课程是我需要去上,但还没有上的,之后大家尽可能的是补齐,并取得比较好的GPA。
三、languagerequirements
如果大家申请之前一直在国内上学,那么他们会要求你提交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各个学校都会有对语言的最低标准,比如说雅思7分,小分不低于6.5,托福可能是分,小分不低于24或25之类的。如果你在申请的时候已经在海外英语教学的高校取得了学位,或者有两年以上的fulltime学习经验,只要能够提供相当的证据,比如你在海外高校的毕业证、在读证明、成绩单,你是可以申请免掉语言要求的。
另外还有GRE成绩,申请PhD时,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提供GRE成绩,少数的学校虽然不是强制的,但是大家也是可以自愿提供的。大部分学校会要求你过线就行,如果你能考到或者以上,那么你就已经达到他们的标准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会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