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工商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引起热议,题目为“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论文中指出,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主要表现为:1)董事会权力失衡;2)向关联方输送利益。对于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的企业,CEO自恋可能利大于弊;而对于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企业而言,CEO自恋可能弊大于利。
以下为论文摘要节选:
摘要
高层梯队理论指出,企业是高层管理者团队特征的反映。可见,CEO个人特质对于企业的重要影响。而自恋又是CEO身上常见的特质。有研究表明,自恋领导中的破坏型领导更容易出现在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国家并导致严重后果,而我国正好属于高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和中等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所以,自恋领导中的破坏型领导一旦在我国产生,其破坏作用可能更大。因此,对于CEO自恋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考虑到我国企业存在着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尤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CEO甚至可能成为企业实际控制人。在这种背景下,CEO自恋将对企业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深入剖析CEO自恋如何导致内部人控制,以及其将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何种影响,希望能够为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建议。
本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在衡量其CEO董明珠自恋程度的基础上,总结董明珠自恋的三大表现行为:1)渴望支配性权力;2)采取冒险决策;3)固执己见。
同时,探究了董明珠自恋人格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公司治理环境。在特定的公司治理环境下,CEO自恋更容易发挥其对企业的作用力:1)国有企业的股权性质;2)股权较为分散;3)存在CEO二元性。再者,以董明珠渴望支配性权力的动机出发,阐述了自恋CEO与内部人控制之间的联系——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主要表现为:1)董事会权力失衡;2)向关联方输送利益。
最后,本文分析了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情况。董明珠出于对自身成功的追求以及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