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高考经典规范议论文范文点评,高一高二高三
TUhjnbcbe - 2020/10/28 4:09:00

议论文在高考中作文中比较常见,而很多同学留言说自己的议论方面有很大的升神空间。

鉴于此,关于以论文的考点给大家重新梳理一遍,记得收藏哦~

提醒大家的是,对于这些高分范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论述角度,我们可以多借鉴、多学习,而对于文章中的论据或者名人名言以及好能触动你的句子,我们可以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储备。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先看下议论文的知识清单~

相信看完上面知识清单后大家对议论文有了很清晰的认知。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下高分范文。

1、以奖慰人心,妙哉[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标题即论点)

近日,不少城市设立“委屈奖”,颁发给为维护和谐正义而受到委屈的人。(引材)我认为“委屈奖”的设立十分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如今的社会自私冷漠,多数人都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哲学,可我们的社会需要心有正义、善良并默默坚守的人,而“委屈奖”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分析)因此,在我看来,以奖慰人心,妙哉!(提出论点)

触及中国社会现状,多少有些令人难堪。老人摔倒无人敢扶,面对不良行为,多数人采取旁观姿态,无人上制止……这些现象反映出了许多问题。很多人指责社会越来越冷漠,但其实人们只是不敢再献出爱心,伸出援手。因为,扶老人反被讹之事成出不穷,利用公众的善心来满足自已私欲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法院判处见义勇为者败诉……不久前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作者罗尔救女一事,还有更早的郭美美炫富一事。公众的善心一次次被消费,渐渐的人们选择冷眼旁观。这样的风气继续漫延,冷漠就不难理解。社会需要一批“受委屈”的人驻立坚守。而“委屈奖”的颁发,便是对他们的肯定和褒奖,不让受伤的心再次受寒,同时也是对见义勇为的一种鼓舞和激励。因此,设立“委屈奖”十分必要。(采用例证法、辩证分析法论述设立“委屈奖”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不正之风盛行,更需要弘扬正义、善良与敬业等美好的品质。“委屈奖”起到了保护作用,并且在表扬获奖者同时,也是呼吁人们,重拾这些美好的品质,维护和谐司乘的司机,坚持文明执法的运管人员,敬业负责的环卫工人,搀扶老人的孩子……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颁给他们“委屈奖”是想要告诉他们:你们的行为是正确的,社会弘扬的是正风正气,虽然你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但社会绝大多数人是理解且敬佩的。“委屈奖”奖虽小,意义却重大。鲁迅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论述“委屈奖”的意义)

从另个角度说,“委屈奖”也是一种惊醒。为什么做事正确的人会受委屈?管理部门在颁发“委屈奖”时,更应致力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让他们受委屈,而不是在他们受委屈后再设法弥补,归根到底,应用法律为武器维持善良正义者的权益,弘扬正风正气。(怎么做的问题)

但话说回来,我仍希望不正之风消失,善良正义不被误解,“委屈奖”不存在,社会河清海晏,这才是应有的面尚。但就现状来说,以“委屈奖”慰人心,可谓妙哉!(结尾扣材,再次点题)

2、我自任逍遥

尼采曾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是的,不为他人言语而左右,做真实、洒脱的自己,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引材料,而是引用尼采的话,抛出“我自任逍遥”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先“析”后“述”的表现,下文立马开始“述”材料。如果你觉得先述材料再来分析的模式太土鳖,不妨学学这种,把材料折射出来的意思先写出来,再用类似于“正如”的连接词把材料带出来。)

凭你是用卑贱的名字来玷辱它,抑或是用雅致的名字来赞颂它,莠草只不改变,用一如既往的顽强生命力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用逍遥、洒脱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述”材料并指出莠草所具备的精神品质。上文已经完成了由莠草到人的思维迁移。)

时空流转,万物变迁。他人的言语,终究只会成为过往云烟,只有始终如一地做真实的自己,才不会迷茫。(基于上文的分析,提出观点,“立”。这种把开头三个部分分作三段来写的做法很少见,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你担心后面可能字数不够,这也是增大文章篇幅的好办法。)

动漫大师宫崎骏,完美诠释了: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的含义。(一句话点明观点和材料的联系,值得一学。)他从开始接触动漫开始,至最后一部作品《起风了》结束,成名前后,他都不曾被他人的言语左右分毫,保持着童心,对生命的真诚,缔造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这世上有许多动漫大师,但为何只有宫崎骏红极数十年而不退?只因大多数动漫师,因小有名气便飘然,喜闻他人的赞誉,恶听他人的指正,在他人的言语中飘摇,最后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初衷,难以赤子之心以待动漫,又如何能有好作品问世?(用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的对比,突出做自己的意义,前者不在乎他人毁誉,缔造一部部好作品,后者在他人的言语中摇摆,没有好作品问世。运用正反对比的举例论证,可谓举例论证的高端境界,在复习备考中,不妨做一些这样的准备,每次用例,多去思考,有没有正好相反的材料可以用。当然,运用对比要注意,两者要具备可比性,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是同类,才可以比。)

他人的言语,倾听理解可以,过度在意反成桎梏,让人失去自我。(一小段过渡,过渡到反面论述太在意他人的言语所带来的后果。)

“蒸汽之父”瓦特因发明了蒸汽机名动世界,使人们由蛮荒跨进了文明。然而,在铺天盖地的赞誉中,这位潜力无限的发明家沉迷其中,再无发明出现。不仅如此,当他的得意门生默多克发明出了改良后的蒸汽车,他知道后怕失去荣誉而竭力阻止。言语对人的影响可见是如此巨大,它究能够使伟人沦为卑鄙的人,把握不好自己,就会在他人的赞誉抑或诋毁中失去本性。不起眼的莠草足以让那些“迷失者”感到汗颜。(用瓦特的材料论证受他人言语影响以至于使伟人沦为卑鄙的人,论证有力。这两段的论述其实受到了评卷老师的批评,因为和上文的论述在同一个层面,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没有上60分的原因吧。)

诚然,要在这个充斥着舆论与浮躁的社会里,做到: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十分不易。从小,我们便在父母的期盼、他人的评价声里成长。他人的言语时常令我们或喜、或悲。但是,即使如此,不妨给自己心里留下一块空地,使自己不迷失。莫言成名后,并不因名气、评论改变一丝一毫;“红学泰斗”周汝昌丝毫不以其头衔为意,只潜心学术研究;旭日阳刚组合一首《春天里》打动亿万人,他们本可以借此走红,却仍怀抱梦想怀抱木吉他,逍遥地歌唱,这些前辈们使我们相信,做自己并非不能做到。(用了莫言、周汝昌、旭日阳刚几个例子,对观点进行补充,即使不顾他人言语很难,依然可以做到我自任逍遥。其实这一段也没有摆脱上一段论述的层面。如果前面两段充分论述了“意义”和“后果”,我们大可以在第三个论述段来个升级,论述“条件”,比如这里,可以分析他人言语之所以对做自己形成影响,是因为我们自身就缺乏对自己足够的认知,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他们的贬斥而自卑,或者由于他人的称赞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所以,想要做自己,前提条件就是扪心自问,自己是谁,需要什么。)

宫崎骏说:“自从立志成为动漫师起,我就决心不为任何而改变自己。”(这句话放在宫崎骏材料的叙述之后,可能更好。)他人的赞誉或指责,不必过于在意。不妨学莠草: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回归材料“不妨学莠草”,强调观点,“我自任逍遥”。)

3、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书中自有*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读书?读高质量的书。)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4、创新才能进步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父子二人吃苹果,儿子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果核于是显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父亲一直循规蹈矩地从蒂部切到顶窝,因此这苹果里的“星星”,他从未见过,这使他陷入沉思。(此为“引”,引原材料简洁明了。材料不可不“引”,引述材料的目的是从材料中提出论点,为“提”张目,“引”是“提”的基础。但也不可全“引”。切忌只字不改地照搬照抄。要简洁、概括性地引述。可采用概述法或摘录法。本文采用的就是概述法。)

看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禁陷入沉思。孩子切苹果,打破了固有模式,创造性地发现了“星星”,但如果他像父亲一样墨守成规,那么苹果还是苹果,吃完扔掉果核,“星星”将永远不会被发现。(此为“析”,简析材料,为下面论点的提出做铺垫。分析要简练,应尽快进入“就事论理”,切忌拖沓冗长,拖泥带水兜圈子。否则,易给人“就事论事”,“以小见小”,延展不开的感觉。)

由那孩子的“拦腰一切”我想到了创新。我们人类的创造力不正与这看似不经意的切苹果方法有相似之处吗?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要勇于创造,勇于推陈出新,这样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此为“提”,正面提出中心论点。论点应言简意赅,鲜明而有力。最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切忌含混其词,模棱两可,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同样是商界大亨,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曾经名噪一时,蜚声世界。可自诩“任他岁月悠悠,好车永远风流”的劳斯莱斯却忘记了技术开发,永远是一成不变的纯手工操作,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再“风流”的劳斯莱斯只得急流勇退,最终将公司连同名誉权卖给了德国大众。(此为“议”:举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论点:不创新必遭淘汰。)忘记了创造,忘记了推陈出新,劳斯莱斯永远成为了历史。人们哀其不幸,但也只能叹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例子举出来摆在那里并不能自动证明论点,所以在例子上选准角度,紧扣论点分析例子是必不可少的。)文坛巨擘莎士比亚曾说过:“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因此他的《威尼斯商人》充满了喜剧色彩,令人捧腹;《罗密欧与朱丽叶》却饱含着悲情,让人哀叹;那多首十四行诗更是独具一格。这正源于莎翁的出新,莎翁的创新。(此仍为“议”:举事实论据从正面证明论点:创新成就辉煌。与上一段形成论据上的正反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论点。且该例在引述上与上面的例子又略有不同,先引莎翁名言后再加莎翁实例,有点类似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样更具说服力。)

北宋词人*庭坚也有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因此康洪雷导演继《士兵突击》后拍出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虽仍是《士兵突击》原班人马,但由于剧情、剧本、风格上并无明显突破而令人大失所望;《王贵与安娜》简直就是《金婚》的翻版,因而推出时反响平平,林永健与海清这两位演技派实力演员也因此并未像当年《金婚》热播时的张国立与蒋雯丽成为观众街谈巷议的“宠儿”。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别人嚼过的馍再怎么吃也没有味道。”(此为“联”,联系现实生活选取论据进行论证,这样才会使文章显得内容丰满,现实性强,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干将镆铘好用吗?当然了,它们是天下神兵,削金如泥。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火药、机枪、重炮和导弹?人们防身御敌恐只能是短兵相接喽!

高山流水好听吗?当然了,它们是千古绝唱,亘古不衰。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美声、通俗、摇滚和蓝调?人们充耳所闻只能是千部一腔。(此仍为“联”,学生的知识面越宽,生活的积累越多,“联”的自由就越大。这两段均为先退后攻,比硬冲直上更加奏效。)

因此,千万不要守旧安常,一味追逐往昔恢宏的皇辇,妄图一圆成功的美梦;要敢于创新,像故事中那个孩子创造另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一样,敢于打破思想的桎梏,去迎接新世纪希望的曙光,那样,我们得到的又岂只是一颗“星星”呢?作为炎*子孙的我们,要时时切记——别让自己古老成风景,要用无限的创造,让自己、让祖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此为“结”:简洁而有力地收束全文,同时不忘回扣原材料,首尾呼应,将拳拳爱国心,依依报国情诉诸笔端,深情感人。)

5、拒绝“关怀式”谣言,营造理性舆论场

哲人有言:“世界如此喧嚣,真相如此稀少。”诚如斯言,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大家争做传声筒,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经典规范议论文范文点评,高一高二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