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许家林关于会计人文的思考与探索
TUhjnbcbe - 2020/12/21 21:32:00
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pf.39.net/bdfyy/

编者按:本文是已故中南财经*法大学教授许家林为“中外会计人文系列丛书”撰写的总序,该系列丛书第一批的最后一本《中外会计期刊概览》已于近期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为了表达对许家林教授的怀念,我们对丛书总序做了整理,并在此展示给广大会计学人。

一、话题背景

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的无数史实充分表明,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早在多年前,马克思就曾在其宏篇巨著《资本论》第二卷中明确地谈到会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会计。而会计理论是采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实践行为的本质及其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统、全面的理性认识。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用于指导会计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由于会计实践的多样性,导致会计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也比较庞杂。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方法与技术日趋完善,会计理论所涉及的范围日益广泛。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世纪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现代会计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使会计理论与实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会计界的共同努力下,会计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会计科学在整个人类科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溯20世纪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其巨大成就的取得,除了来自外部环境对会计理论演进的外力作用外,促进其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会计学科群体内部的会计专业人士、会计职业组织、会计研究文献、会计专门规范、会计专业期刊和相关会计传播媒体等主要因素的相应变化,以及会计环境变化等综合动力,它们各自对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趋势,就必须研究其已经取得的历史成就并分析其形成与演进的规律;研究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及会计思想的发展规律,就需要了解在会计实务与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上述相关因素所起到的客观作用,需要研究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程度,更需要系统地研究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学术发展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使我们在研究有关会计理论学术观点的演进历程、变化态势与发展趋势等问题时,能够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与评判,从而得出相对比较客观的结论。

二、会计人文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会计专业人士、会计职业组织、会计研究文献、会计专门规范、会计专业期刊和相关会计传播媒体等学术元素,不仅对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且相互之间也具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没有优秀的会计专业人士,就难以对纷繁复杂的会计实务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从而也就不会产生闪耀着理性光芒的会计思想;如果没有相应的会计职业组织与会计学术组织,单一会计专业人士的思想与理性认识就不会在碰撞和砥砺中得以发扬光大与传播;如果没有会计研究文献,会计专业人士和会计组织的研究成果就不可能流传后世;如果没有会计专业期刊、会计出版机构与会计网络等平面和立体的传播媒体,会计专业人士的思想与观点就不可能有效且及时地传播,会计思想与理论就不可能向指导会计实务方面有效地转化;如果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会计专门规范并付诸实施,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将会永远停留在会计学者的书斋和会计管理者的案卷资料中,也就不能对会计实务的改进形成具体的指导,进而难以推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我们要研究会计思想的发展,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我们要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会计专门人才,就必须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以使其在系统了解并不断丰富上述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承担传承会计学术薪火的重任。

三、我的思考与探索

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基础会计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年以来,我则在中南财经*法大学会计学院主要从事会计学专业博士生的“会计理论发展与学术派别”硕士研究生“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会计科学研究方法”和本科生“会计学原理”“会计理论专题”和“毕业论文写作专题”等课程的教学以及与此相关的研讨组织工作。

在近30年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理论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因当前会计专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生源结构上的复杂性,学生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的现象极其严重。在会计专业理论学习过程,学生对于需要了解的相关基本知识(诸如会计理论发展历史、会计名家、会计名著、会计规范、会计职业组织和会计专业期刊等)以及经典会计文献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是极其贫乏。

目前,在我国繁荣的图书市场上,尽管国内出版的会计理论书籍众多,但尚无系统介绍有关西方会计理论发展演进的普及性书籍,从而给学生全面了解会计理论知识带来诸多不便。此外,尽管有的会计理论书籍中亦有对上述问题的不同程度涉及,以及为满足各自著述需要的不同视角的介绍,可因不同作者取得资料的来源不一,加上互相转引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客观上既形成了对西方同一学者、同一文献的译法不一、提法不一、说法不一以及内容不一的混乱现象,有的甚至于产生一定的专业知识误导。具体表现为:(1)在同一书中将同一位会计名家的重复列出各自列出不同的辞条。如国内已经出版的一本教科书中,对于同一位会计名人分别列了两个辞条:一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AddamZeff),就有两次介绍,既有“斯蒂芬?A?泽福”,也有“斯蒂芬?A?泽夫”;再如,现代会计之父著名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也有两次不同的辞条介绍。(2)同一文献在同一书籍的参考文献中被重复列示。如国内出版的一本会计理论书籍的书末参考文献中,美国著名会计学家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CharlesLittleton)年的一份英文文献“A.C.Littleton..StructureofAccountingTheory.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PublishedintheUnitedStatesofAmerican”就出现了三次,其主要原因是其在列示该文献时,将英文名字的排列顺序不同:一条列为A.C.Littleton;一条列为LittletonA.C.;另外一条则直接列为Littleton。(3)重要会计组织的译名出现明显错误。如国内出版的一本会计学译著中,在介绍作者时,就有:“唐纳德?E?基索(DonaldE.Kieso)博士,CPA,全美会计协会(AAA)、全美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伊利诺伊州注册会计师协会成员……”杰里?J.韦安特(JerryJ.Weygandt)博士,CPA,全美会计协会(AAA)、全美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威斯康星州注册会计师协会成员……”这里,将美国会计学会(AA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一再译为“全美会计协会(AAA)”“全美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似有不妥。如此现象,不一而足。这种状况,对于会计专业学术薪火传承产生了一种极为不利的后续学术影响,即部分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又相继走上不同层次学校会计专业的专科、本科甚至于是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的教学岗位,他们将非规范抑或是不太准确的学术信息向学生传授,这也在客观上形成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非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如果能够对影响会计理论与思想发展的相关元素进行全面编译、整理,通过相应的研究,最终形成一套能够大致反映20世纪中外会计思想发展演变全貌的资料,便显得尤其重要。这项工作,既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研究工作,也是一项可体现我国现阶段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繁荣程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正是出于个人对这一工作的热情与兴趣,近十年来,我亦曾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我所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先后尝试着做了些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工作,并取了初步成效:

~年间,我曾组织编纂了《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一书,由于受到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书中只搜集了较为经典的22部会计理论论著,并对其作者生平以及论著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概要式的编写,该书出版发行后,受到了不同使用者的普遍好评,有国内很多高校均将其选作会计专业研究生的会计理论课的参考材料,笔者所在的中南财经*法大学会计学院更是早已经将该书列为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必读书目之一,受到了使用者的普遍好评。但由于受当时资料掌握程度的限制,该书所涉及的范围也极为有限。

~年,我曾组织~级硕士生以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所专门开设的“西方会计名著掠影”专栏为阵地,先后撰写了22篇会计名著的赏读性论文发表于该刊,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年,我曾组织~级博士生在中文核心期刊——《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现改名为《会计与经济研究》)和《财*监督》等杂志上发表了44篇有关实证研究经典论文赏析、会计理论学术派别、会计理论发展创新以及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论文。

年1月到年12月,我组织~级硕士生在中文核心期刊——《会计之友》上连载了自年“美国会计名人堂”创设以来所入选的前36位会计名家。自年开始,我继续组织学生在《财会学习》杂志上开设的“西方会计名家掠影”专栏中,连载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的后续52位会计名家与其他会计名人。

但由于上述这些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延续时间较长,所取得的成果较为零碎,故其所产生的学术影响也受到限制。于是,我们考虑,能否制定确定一个系统的研究计划并分步实施,对涉及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元素进行相对较为全面地整理与研究,并形成一套系统的资料呢?

从年开始,我即开始构思并着手编纂这套“中外会计人文知识丛书”的准备工作,当时初步拟定本套丛书的书目主要有《西方会计名家传略》《中国会计名家评传》《西方会计规范集萃》《西方会计名著导读》《中外会计组织掠影》和《中外会计期刊概览》等多本。

近十年来,为了完成这一浩繁的工程,我先后组织了我院~级共11届的多名硕士研究生,以及~级共8届部分博士研究生参与这一工作,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内外不同渠道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并分步组织实施。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西方会计名著、会计规范、会计名家、会计职业组织、会计专业期刊,以及经典会计案例等方面的中外文资料;然后,是组织研究生进行全面的编译与整理;尔后,是组织院内外英文基础较好的青年教师进行校订;最后,再组织专家对全部资料进行校订。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才基本上完成了前拟规划中主要书目的初步编纂以及相应的资料整理工作。

纳入该丛书撰著规划中的《西方会计名家传略》《中国会计名家传略》、《西方会计规范集萃》《西方会计名著导读(上、下)》和《中外会计期刊概览》等6本书,将作为“中外会计人文知识丛书”的第一批,可望于年底完成全部编纂出版工作。(注:该文写于年,目前“中外会计人文知识丛书”第一批已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全部出版)

而纳入该丛书撰著规划中的其他等书目,将作为“中外会计人文知识丛书”的第二批,计划在未来5~8年内底完成全部编纂出版工作。

四、我的期望

我们相信,由于该丛书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且涉及的内容繁多,故该丛书的出版,不仅会对传播会计理论、繁荣会计理论的出版市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为会计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与研究会计理论,以及会计专业教师研讨会计专业问题,特别是对于研究20世纪会计理论与会计思想发展方面的问题,更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参考资料,且属于填补国内会计理论研究与出版物方面空白的一项工作。因而,它的出版,不仅对繁荣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推进我国现阶段的高层次会计教育工作,亦具一定的历史作用。

许家林简介:

许家林(—),湖北荆州人,曾任中南财经*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南财经*法大学会计研究所副所长、《会计论坛》编辑部主任、武汉市科技局项目评估专家、湖北省会计学会理事,是中国会计学会会员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

中外会计系列丛书:

《西方会计名著导读(上)》

《西方会计名著导读(下)》

《西方会计规范集萃》

《中国会计名家传略》

《中外会计期刊概览》

立信会计出版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许家林关于会计人文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