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穷孩子的高考志愿
前段时间专门写过一个大学志愿,有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太复杂。那么我就简单点,穷孩子就考两个专业:
成绩不好的考师范。成绩好的考临床医学。考哪个城市?你今后想嫁到哪个省,就考哪个省。理由:
一是分数性价比高。师范和医科,在同一类大学里,相对属于中下分数线。特别是师范,上师大是性价比很高的大学。
二是就业好。教师和医生,需求量大,还有替补就业。师范可以去培训班抓小猪崽。医科可以去大公司当药贩子。
三是地位高。老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学校叫家长。现在的老师,见官大一级,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四是找对象容易。这两个职业是未婚界的*金专业。
五是朋友多。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求人?多个朋友多条路。
(二)
大专和高职的档次。你说读哪个专业?
菜菜,我是在珠三角流水线上的农民工。儿子从小到大,没有陪过几天。现在孩子的分数线出来了,大专和高职的档次。你说读哪个专业?我们也不太懂,请帮忙指点一下。我没钱
答:1,如果孩子肯吃苦,建议,工民建。建筑行业收入是很高的,而且没有富二代和愿意长期上工地,勤能补拙。你家孩子只要熬得住前面十年,今后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建筑公司老板。
2,如果不能吃苦,读会计专业。你家没钱,孩子也不能吃苦,就想做办公室,那只有会计专业了。会计专业有个好处,找工作,找老婆,都方便。会计在一般的厂里是属于管理层,有的还兼职HR,自己有大办公室,有大空调,有宿舍,还可以中午睡一觉,出门办事还有司机,是厂花厂妹眼里的高级管理层。以后哄个厂花,用个厂妹,是不要给彩礼了,等于节约18万。
千万不用读什么高大上的专业,例如金融,法学,投资,企管。这些专业对于家庭背景要求很高,一般孩子真的好累。
或者大家不熟悉的文史哲,以后找工作不容易。
(三)
又是一年填志愿。专业和院校
先说个你目瞪口呆的结论,清北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和一般本科的西*毕业生,在社会上完全一样,甚至,西*给人的感觉还要好一点。换句话说,你的清北分数白扔了,除非你想读博士。
这就产生了一个漏洞。清北的某专业,和某专业大学,实际上是一个待遇。这种情况很多的。举例,的副班长之一,俺那嘎达的吉大,他的汽车专业绝不亚于top1的汽车专业,在业内基本一个待遇。还有,石油专业,几个老学校,绝不亚于清北。
结论:如果你想吃专业饭,还是可以考虑专业院校,不比清北复交逊色。富二代不用看专业,争取混个面子,以后娶媳妇有面子。
(四)
城市>学校>专业
对吗?基本对的。现在极少的行业要求必须是专业对口,我印象中,可能是码农医学法学比较强调,其他单位好像已经无所谓了。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大单位部门多。如果一个大企业的办公室招聘,专业不太重要了,文史哲,经济金融都可能。
二是方便。如果对专业要求不高,招聘单位最喜欢的是本地大学。因为风俗习惯接近。如果是上海水产大学的,告诉你去静安寺吃饭,你基本就知道那是什么档次了。
三是信任感。特别是京沪,对外地大学并不太信任。实际上,本地外地没什么区别,但是这种不恰当的观念确实存在。
结论:如果你要吃专业饭,尽可能考专业大学。如果你主要为了赚钱,先考虑城市和学校。深大比北方尾部也不差,而且在一般就业领域,竞争优势极大,信息多,机会多。
(五)
口腔医学
这个专业,我以前不熟悉,现在熟悉了。我家有个老头,今年安装假牙,花了15万,还高高兴兴的。这老头平时很节约,基本不和老太婆出去吃饭,没想到在这个事情上花了这么多钱。
(六)
为什么很多对发财不感兴趣?
我一开始也不相信,居然有不想发财的,但我还真的遇到了很多,包括我老单位的很多同事。
大部分,真的不愿意研究赚钱,甚至对买房嗤之以鼻。免费宿舍难道不香吗?他们的想法很直接,我有一个好单位,有一个好的岗位。苦熬二十年,就是人上人了。到时候,啥都有了,进门有前台泡茶,出门有司机开车,股票翻倍,房子腰斩,小美白巴结我,售楼小姐提着果篮,找我买房,我还不搭理她们。只要把单位干好了,啥都有了。
满心欢喜二十年,快到四十岁了,你突然发觉,事情好像不是这样的。论文发了,职称有了,不大不小也是个头头了,可是没人给我发房子。这时候,儿子也上初二了,房子还是那么小。好不容易买了个丐版宝马,居然找不到停车位,每天晚上在大街上当流浪狗。
再看看存款,也不多,和在佛山流水线上的张二狗差不多,还不如村里王细花老公,就那贴瓷砖的黑胖子男人,这可怎么办?急眼了。我也是堂堂正正的啊!火大了。
用不了多久,三十几岁的上来了。”你个老东西,要成果没成果,要技术没技术,一天到晚舔着个老脸吹牛皮,赶紧腾地方,老子还要评副高呢?”
(七)
靠后和京沪广深的普本
在长三角,一个的尾巴,哪有上师大吃香?时速八十公里,从内环线开到外环线,上师大从头到尾就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比外地的劣质强一百倍。与此同时,有个大家可能会忽视的因素,大四上半学期找工作的问题。
毕业生找工作都是在毕业前面试面谈。这就有个实际难题。你在山东,怎么来京沪面试?火车上来来回回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是很高的。有些单位觉得,我也不一定招聘你,让你千里迢迢赶过来,于心不忍,算了,直接拒了。这种情况很多。
与此相反,有些单位不一定看上你,但是,你就在本地。面试经常有不来的毕业生,HR索性也够你发一张面试通知书,就算凑个数。不要小看凑个数,绝大多数单位招聘,都有不少人一开始是凑个数,最后顺利晋级。因为万人迷的好学生不一定来贵司,一般面试环节,只有60-70%的人会来,大多数学生很懒。来回地铁票+做发型,也要一两百元了,小吃街撸串不香吗?
你想在哪里就业,就考哪里的本科。大专职校,我觉得好像不是大学生,随你了。一线欢迎你。很多人喜欢讲人脉,为了所谓的人脉,花一两百万读私立中小学,实际上没用。你还和几个中小学同学联系?基本不记得了。真正的人脉是大学同学,同吃同住同学校,有共同的回忆,感情不错。你维护好了关系,以后略微靠得上。如果有京沪小胖花,稳准狠,用她一个,也不枉我委曲求全这几年。
(八)
如何学习英语?
学外语,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考试,二是为了生活。我们从小到大都是为了考试。为了考试的学习,需要大概十几年的刻苦钻研。因为考试的题目都是很奇怪的东西,常用的都不考,所以,你的大部分精力是花费在了1%的罕见情况中。实际意义不大。
为了生活的外语,大概需要几个月就行了。我曾经接受过比较严格的训练,一天八个小时上课,纯外语。晚上发了疯一样自学。
首先,大部分外语的结构是类似的。单词,语法,固定搭配。你要做到的是,大概明白对方意思。这就需要一个事情,对于三千个日常单词超级熟练。这个不是很难。
二是只求意思,不求语法。有些事情,你只要讲得出或者听得懂一个关键单词,就能够交流了。例如你要喝水,你说得出“水”这个单词,再配合动作(动词),对方就明白了。在超市里,人家会指给你在哪里,在饭店里,人家就会直接给你一杯水。
三是有一个字典(网络)。你要买一个手机充电器,你只要事先查一下字典,然后就可以了。
使用外语有个特点,时间长了,你自然就明白了很多单词,我一开始也听不懂老外聊天,有一次,我在大巴车上,突然听懂了导游和地接的对话,实在是很意外。只要时间长,小娃娃也可以学会复杂的中文。当然,我这个办法没实际意义,也不想多谈了。因为大部分人学外语就是为了考试。这是很痛苦的。
(九)
如何升职?
在一个不看业绩,主要是互相评价的地方,奋斗逼是没有出路的。你越卖力,别人越不高兴。我年轻时,曾经得罪了一层楼的人。当年,我们要求是,一年出一个论文,很多人还是完不成。我像个奋斗逼一样,发逼疯的写,一年出了十个论文。结果,麻烦来了。单位里各种大小头头都在说,”你们看看人家宝宝,KPI多高啊!你们老是偷懒。”
大家都不高兴了,你有病啊?你光棍一条,没有老婆孩子,一天到晚加班,我们有老有小,怎么和你比?你就是想出风头!呵呵,让你看看老油条的厉害。然后,经常出现各种谣言。最多的是,宝宝周末不是加班,而是在单位里无休无止打电话,占单位电话费的便宜,我们那时候电话费还是比较贵的。凑巧,我给某外地同学打过一次电话,被后勤科人赃并获,迅速传播,宝宝这家伙人品不好,爱占便宜,完了。
在一个互相评价的地方,要想飞起来,不是看KPI,而是你要让大家高兴。这里面有很多门道。等你到四十就懂了,当然,也没用了,写下来,传给下一代。
结论:如果我在二十岁的时候,有现在的智慧,我肯定不会成为段子手。宝宝心里苦啊!希望大家过好每一个人生阶段,特别是二本子,他们真的不容易,连论文都写不出来。
(十)
读书
我从小到大读书很努力,但是,
在单位里,我不受欢迎,因为我太努力了,显得别人都是懒汉。
在社会上,装修工赚的也比我多,他们坑我的时候,眼都不眨一下,我还没办法,打不过他们。
要不是我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女人,我真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怎么样?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强者思维#C12龙门后的竞争#C25房产投资是一道数学题高考拼的是什么?#房价逻辑?#屌丝命运不可改变?为啥35岁是个转折点?怎样培养优秀孩子#F房价陷入三难麻烦点在看
房产财富自由之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