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4日19:30,财会名师教学研讨系列直播第6场准时开讲,河南财*金融学院李爱红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的直播讲座,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授,获得了热烈的反馈。学习者们在直播间纷纷点赞留言。
主讲名家
李爱红教授简历
?李爱红,教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财*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
?李爱红教授专注教学和教研,主讲3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发2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2项软件著作权。她主讲的线上课程,获河南省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河南省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河南省课程思*先进案例等荣誉,《会计信息化》MOOC本学期线上学员多名;她开发的“企业财务和供应链业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年被推荐国家级评审,本学期学生做实验次数多次,实力助力各校远程教学。
?李爱红教授先后主持省重点教改项目、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4项,主持省级软科学项目9项,其中一项获河南省*府颁发的“发展研究奖”,主编教材17部,多次获得教学设计或教学能力奖。因在教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李爱红教授善于学习,乐于分享,是很多老师的老师,本学期有多名老师跟着她的直播课,与学生同步学习。她讲课讲座的课件、项目申报书、教学设计方案......统统开放共享,她说:“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东西,如果能帮到别人,是种幸福,而且开放共享会鞭策我不断进取,永不停歇”。
?李爱红教授致力于“传播有用且可靠的知识”,三年孵化出一个学生创业公司,专做“学生乐学、易学、学得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独特的教学设计、精湛的制作技术,初入市场便赢得高度赞誉,已成功制作30余门会计类在线课程。
1
课程纪要
一、教学改革的科学基础——解决教学改革方法论的问题1.教学改革方法论:“学生中心”理论(SCL理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赵炬明博导,专注教学改革研究30年,知网收录其论文58篇。赵老师把学生中心的教学理论分为三个层次。李爱红老师的观点如下图所示:具体而言,李爱红老师认为,教学和教育核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大脑、发展心智成熟,并从上图中抽出四个小的理论进行简单介绍。(1)记忆产生。(2)认知形成。心理学中的认知构建模型如下图所示:带来的教学启发是:促进学生建构和积累对未来职业和生活有益的认知模型,是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理性思维。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18岁到20岁是人发展抽象能力的最佳时期。25岁以后,抽象能力会逐步降落。所以教师在校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4)人本主义学习观。人本主义学习观以及最底层的脑科学和心理学,构成了教学设计底层的科学基础。有了这样的科学基础,不管采用哪种教学设计方法,无论是项目法,还是案例法、问题讨论法,甚至最传统的讲授法,教师的教学也是有效果的,会逐步从讲教材模式转化成能够促进学生心智健全和大脑发展的新模式。二、学生中心的课程设计年第一台财务机器人问世让会计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波动,甚至有人恐慌畏惧。大家都在谈要改革,也涌现出来了改革前沿的一些学校。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开了很多的数学以及计算机类的课程,还有南京理工大学。那么应用型本科应该怎么做?李老师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改革开始讲述了这个问题。李老师围绕会计信息系统做了大量的改革。从17年认定为河南省精品在线课程,到今年的一流本科线上课程,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以及与它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甚至在因为疫情需要远程教学的本学期,这门课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线上学员有多学生,做实验次数有多次。还有多名老师在李老师的钉钉直播课堂每周参与一次她的教学活动。这门课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反向课程设计的思路。具体而言,首先确定这门课、这个单元要达到的目标,即希望学生学完这门课、这个单元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在实施教学之前提前测评和反馈,评价学生是不是达到了这个目标。接下来再确定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老师就不讲。在这个环节就会用到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这个过程强调的就是学习效果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那么如何确定课程目标和章节目标呢?就要用到布鲁姆的认知模型,如下图所示。把这些目标写成动词更便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认知是不断由低到高进阶的。那么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高阶目标是什么呢?怎么来确定呢?事实上,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会沿着一个思路,就是往业务端再走一步,如下图所示。财务机器人可能现在能够替代95%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工作,但参数选择需要我们配置好后告诉它。如果系统优化更需要我们来做,那么由此就重新定位了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目标——双击基本理论,如下图所示。李老师以应收款管理为例说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的教学环节是如何设计的,如下图所示。三、高阶课堂的教学设计
教学能力比赛类型有说课、微课和课堂实录。
1.说课
李老师前述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目标的设计过程,以及每一个单元的开展过程就是一节说课。接下来以两节微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跟各位老师交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怎么去思考,从什么角度来思考。
2.微课
(1)成本会计——费用的划分。
一位要参加微课比赛的老师准备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会计问题。要让学生先知道企业有什么部门,然后每个部门发生的费用要记到相应的部门费用中去。将这种教学设计对照学生中心教学理论以及金课标准缺少了什么呢?
修改后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图中提到的聚焦问题、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提升以及融会贯通,就是五星教学法,详细内容可见李老师写的一篇文章。
根据李老师和上面那位老师的对话,可以看清李老师思考问题的路径,能够马上编制这样一个案例的原因。
(2)保险实务——风险的三要素
另一位老师参加微课比赛老师和李老师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李老师一步步追问他学生学了这个知识点到底有什么用。
李老师的目的是告诉他,只有学习者认为教师讲的这个知识点跟他有关,他才能够发生有意义的学习。而让学生认为这个知识点与其有关的做法,就是不停问自己这个知识点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让学生掌握它,学生掌握了以后对他有什么用?修改后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李老师认为,即便是一节很小的微课,也要体现“两性一度”,要体现它的高阶性。
3.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是最显示教学水平的一堂课。老师需要注意:教学语言既规范,又口语化、生活化。切忌背台词,切忌学生也背台词。
2
听课反馈
李老师的直播讲授赢得了如潮好评
学习者们在直播间纷纷点赞
如下是部分留言截图
PPT通道
还想对照PPT学习?请扫码阅读PPT▼▼▼
直播回放通道
还想多听几遍怎么办?请扫码看视频▼▼▼
如果您是高校教师,欢迎加入
人大社·财务管理教师交流群
(加群请备注您任教的学校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