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面蓝字了解详情!
年余节课程,收费仅元!
导读:
米粒转做会计的第一步是先跟着财务部的同事学习记账、装订凭证这些会计基本功,她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细节和小窍门。此外,她还有些别的心得体会:会计经理只有初中学历,但精通工厂复杂的会计业务,让米粒心生敬仰之余也明白,要学习复杂的会计实务就要到工厂这种基层单位工作。然而,从总账科长口中得知的消息又吓住了她:会计经理经常被总经理所迫做假账粉饰财务报表!对职业道德风险的担忧让米粒决定,今后找工作一定要选择规范的公司……
时间:年春节后
地点:DT公司
在DT公司做了半年秘书以后,米粒开始了转行会计的旅程。因为在大学有会计基础知识,所以邱总让会计经理安排她做一些记账工作。
会计的业务不论是什么岗位,都是先根据业务原始单据制单,“制单”是指编制会计凭证(又称“做分录”),再根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简称“记账”),等所有会计账簿都登记完毕,最后由总账会计运算所有会计科目的账户余额和发生额,据此编制固定格式的财务报表。
米粒做的就是记账这个环节,这是最基础的会计事务。DT公司实行电脑账与手工账并行的做法,电脑账是用来报送外方的。平时除总账科两名会计在会计系统中录入所有会计凭证以外,其他会计包括米粒都是负责记手工账的。DT公司有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叔是彻头彻尾的老式会计,完全不懂电脑Windows操作,也从不用计算器,只打算盘。他教了米粒不少记手工账的细节要领,比如数字向左倾斜多少,每位数字占账簿格子高度的1/3,上面2/3的空间用于以后发现错误用红字改动……大叔教的这些都是大学会计课上不会讲的,但却是会计的基本功之一,有趣之余让米粒觉得做会计似乎还得有点美工基础呢。
记账工作很简单,甚至不需要会计知识,所以米粒花的时间并不多,剩下的时间会帮总账科长装订会计凭证。总账科长是30出头的女性,米粒称她淑华姐。对女性来说,装订凭证算是项体力活,而且米粒发现它与记账一样也有很多小门道,比如装订是在每本凭证的左上角打孔穿棉线,然后把凭证左上角用纸黏合包成三角状,并且装订过程中一律用胶水粘贴,如果附件原始单据用订书钉装订的,也全都卸下用胶水重粘,淑华姐告诉米粒,“这是为了防止任何一张单据脱落或被人为盗用。”米粒吐了吐舌头,原来这么严格啊。
DT公司的会计经理刘经理是个年近四十的精瘦男子,烟瘾极大,米粒每次进他的办公室都能看到烟雾缭绕,他桌上的烟灰缸里总是布满烟头。不过刘经理脾气很好,别人请他帮忙他总是很好说话,不管是上级还是下属,脏活、杂活他都接着,所以他在公司的人缘颇好,当然他也最忙。俗话说“能者多劳”,米粒从一件事就能看出来:DT的外资方在中国有很多独资或合资的公司,互相常有业务往来,这种业务在集团公司叫内部往来交易,集团总部会要求交易双方定期对账,米粒在邱总的传真机上常常收到来自兄弟公司的对账单。按说这种内部往来账应该下属那些工厂的财务最熟悉,可是发到下面工厂的财务总是对不清楚,最后都是刘经理抽空核对搞定的,最终都是他把做好的双方余额差异调整表交给米粒传真给对方单位。
这让米粒又佩服又奇怪地问淑华姐:“他天天都在总部上班,怎么会对下面十几家工厂的购销业务门儿清呢?”
淑华姐笑了,“这算什么啊,他15岁就开始在下面厂子里干会计了,下面那些厂会发生什么业务,还有出现差异通常有哪几种原因,他早就一清二楚了,对往来账就是小菜一碟。”
米粒恍然,“明白了,看来会计还是要在实际发生业务的经营单位做才能学东西呀,我说怎么每次看凭证,凡是总部发生的那几本我基本都看得懂,大部分都是些费用报销和备用金调拨,一看下面工厂报上来的凭证就不懂了,看来以后我要做会计得下工厂去。”
淑华立刻制止,“下工厂?你别傻了,那些厂都在郊县,上班远不说,而且又累工资还低。你要真想转会计,也应该象李跃天那样,调到外方的中国区总部,何况你学历比李跃天强多了,他是大专,你是重点大学的本科,而且你英语又好,以后再把CPA考下来,肯定前途无量,不象我,学历英语和证书都不行,也没有经理那做花账的本事,只能在DT混吃等死喽!”
(注:李跃天是原DT公司成本科科长,后调任外方中国区总部担任会计经理)
“做花账?啥叫做花账?”米粒不解。
淑华诡异地笑而不语,见米粒仍不停追问,无奈地说,“咳,就是根据领导意图做假账!你没发现赵总(DT公司的总经理)有时会来找刘经理吗?就是为了提高他自己的业绩,让刘经理想办法粉饰报表,当然名义上是为了向银行借款更顺利。”
米粒愣了,因为她毕竟不是学会计的,大学里虽然学过几门会计课程,但对假账没一点概念,忽然想起刚决定转行做会计的时候,老妈说出她的担心,“会计这行虽然稳定,但就是怕领导让你做假账”,当时米粒还觉得那是小皮包公司干的事,DT是个好几千人、有十几家工厂的大公司啊,不应该做假账吧。没想到还是碰上了,怪不得刘经理每天上班抽烟这么狠呢,可能也是担心职业道德风险却只能自我麻痹的无奈之举吧。
米粒又问淑华,“那,如果东窗事发到底谁负责啊?毕竟邱总才是DT的财务负责人啊,我看过报送外方的报表,邱总也要签字盖章的。”
“话是那么说,但你没发现赵总经常是自己来找刘经理,不通过邱总的,邱总其实心里也明白,就是不说罢了,如果真有什么事,他完全可以把自己撇清,何况邱总是外方派的,他的主要任务不是账和报表,而是融资找钱。”淑华一边订凭证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
米粒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她经常帮邱总收集准备申请银行贷款的资料,而且邱总只向国际知名的外资银行申请长期贷款,她想对于DT这种高负债率并且连年亏损的企业来说,能从这些外资银行获得长期贷款,除了邱总自己的人脉关系,最重要的应该是DT的外资方提供的担保,毕竟DT的外资方是家在亚洲知名的大公司,至于报表的真实性,想必银行也没那么较真。
米粒琢磨着,以后再找工作还真得留点心,可什么样的公司才不做假账呢?
ABOUT
职场再回首
虽然我基本都在有外资成分的公司工作,但DT是其中最“土”的一家,它的外国投资方基本不参与运营管理,一切内部管理都跟那个时代的国企很相似。关于假账这个事情,是我近几年听很多在国内公司工作的财会网友说起“内外账”时才知道的,想当年朱镕基总理接见会计师们时曾留下一副字“不做假账”,到今天在私营企业还是难以贯彻,招聘会计人才时甚至有“会做假账的会计才是高水平的会计”的论调。所以,为什么我当年会偏好去外企,又为什么会在EP公司待那么多年,大概也是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匹配的体现吧,我既然有着崇尚明规则的价值观,那么我首先看重的就是合规与职业道德,如果在一个需要我做假账的单位,我可能早干不下去了。
不过在DT公司我还是学到了很多老会计的基本功,象手工账的登记、装订凭证,不能不说国企在这些方面做得要更严谨,因为象EP这样的外企,信息化程度都很高,基本都没有手工账簿了,纸质原始单据都是拿个三孔文件夹胡乱装订,有时连序号都不编,大概是觉得反正电脑里的信息已经记录得足够多、控制得足够严密,至于用胶水取代订书钉、一本凭证的厚度多少、左上角要包角打孔穿线装订,这些在EP和很多外企都是做不到的。有些人或许会觉得:现在是信息时代,这些老会计的基本技术应该进入会计历史博物馆了,即使要做这些基础工作,总有初级岗甚至实习生去做,以后做经理了会不会做这些有什么要紧?可是专业人士的专业,不仅体现在工作的技术难度,而且体现在高标准的工作态度,越专业的人越注重基础细节的品质。对于初入职场的菜鸟来说,你的工作还谈不上技术多复杂,那么严谨精细的专业态度就是衡量你是否专业的关键标准。
来源:米粒职说作者:米粒
合作、投稿、版权,请加s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财税e讲堂”在线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