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社会调查”系列专题
年,在美国纽约社会宗教研究院的资助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成立社会调查部,陶孟和受聘主持该部筹备工作。年,社会调查部独立为北平社会调查所,陶孟和任所长。北平社会调查所以“公平真切之社会调查与研究”为工作宗旨,其成立初期侧重于工业调查与劳动问题研究,后来则逐渐扩展到经济史、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劳动问题、对外贸易、财*金融、人口、统计等十多个领域,实为现代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社会研究机构之一,在早期社会调查运动中发挥了开风气、育人才的重要影响。本期推送的两篇文献,一为社会调查所自编的《社会调查所概况》,一为社会调查所早期的重要研究成果,同时也是陶孟和个人学术生涯的代表作《北平生活费之分析》。《社会调查所概况》原文分为宗旨、沿革、组织、建筑、工作之回顾、出版刊物、图书馆、对外之合作以及附录等九个部分,是一篇珍贵的机构史文献,对于了解社会调查所的缘起旨趣、创办经过、人事沿革、工作规划等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此文作为单行本印行于年1月,迄今没有再版,今次由文研院转录整理,以飨读者。因篇幅有限,这里节选了其宗旨、沿革、组织、工作之回顾等四个部分刊出。
社会调查所概况(自民国十五年七月至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社会调查所
编
宗旨
中外交通发达以来,吾国社会因受世界潮流之激荡,变化之急剧为数千年来所未有,而社会问题之复杂遂亦凌越往昔。吾人为求了解此等问题以为解决方策之依据,公平真切之社会调查与研究实为最急之需要。社会调查所之设立,即所以应此急需者也。本所成立以来,专邀海内专攻社会经济学科之人士,用科学方法,搜求社会事实,加以检讨。就中尤注意于关系国民生计之问题,俾调查研究所得,可供计划经济建设者之参考。过去数年间虽组织上不无变更,调查范围亦不时伸缩,然工作主旨,不外乎是。至奔赴上述主旨之实际途径则不外左列诸端:一、关于社会问题行使学术上之研究与调查。二、介绍国外调查社会问题及研究社会问题之新技术于中国。三、刊行社会问题之刊物。四、搜集关于社会问题之图书及资料以图阅览之便利。五、倡导社会研究之兴趣,使专攻社会科学之人士致力于专门的实际的研究。六、与从事社会调查之机关谋合作,协力调查社会问题。七、指导其他机关之社会调查事业。
今天的社会调查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沿革
民国十五年二月美国纽约社会宗教研究院通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以下简称中基会),拟以三年为期,每年以专款捐赠该会,专供社会调查之用。一切用人行*,概行委托该会,不加干预。是年中基会常会议决接受此项捐款,与干事部主宰下,增设社会调查部,专事社会调查与研究。并议决由中基会每年酌拨专款一万元,以资补助。此项拟予设立之社会调查部即为本所之前身。嗣中基会聘陶君孟和充任专办社会调查部秘书,进行设立社会调查部之筹备。至三月二十六日,经该会执行委员会之议决,复设社会调查部雇问委员会,以补助调查事业进行。被聘为该会委员者为戴乐仁、甘博、夏威士、章元善、刘大钧、陈达、程婉珍、张伯芩、丁文江诸先生。调查工作方针经该委员会于五月十四日第一次会议酌定后,至七月一日,社会调查部因筹备完竣,遂告正式成立。十八年六月纽约社会宗教研究院捐款期满,中基会因调查部工作方在发轫,我国社会实况又正须切实研究之时,故于六月二十九日常年大会议决将调查部改为自办事业,实行改组,自七月一日起,更名社会调查所。同时另组社会调查所委员会,以代替前此社会调查部顾问委员会之地位。于是中基会临时试办之机关,一变而为永久之自办事业。自是以后,本所始有独立之组织,单独之所址,专门学术机关之规模于是乎粗具。
组织
本所在调查部时代,附设于中基会干事部,故组织至为简单,仅由中基会聘请陶君孟和为秘书,专办调查部事务,而以顾问委员会辅助其进行。至调查部内部职员因会计庶务咸由干事部代办,故成立之初,仅在秘书之下,设调查主任一人,指导实地调查进行;调查员五人,担任实地调查工作;编辑员一人,管理文件、通信、图书,及编辑工作;计算员三人,办理统计工作。十六年九月,添设统计主任一人主持统计工作。嗣调查主任李君景汉,统计主任任君宗济相继辞职,所遗职务皆行撤消。十七年九月又设研究员一人,聘秦君缵充任。此本所初期尚属调查部时之组织情形也。十八年七月改组以后,本所始有独立之组织。首由中基会聘陶君孟和为所长,而另设社会调查所委员会。所内规模亦略事扩充。兹将本所最近之组织略述如左:1.社会调查所委员会。委员会为中基会所组织,受中基会之委托,协助所长主持所务,并进行调查事宜。委员会之职权为审议本所进行方针,研究计划及预算;筹划经费并计划发展;审查所长推荐之职员;审定契约及一切规则;讨论或决定临时发生之事项。委员会每年五月及十二月各开会一次,执行上述职权。委员名额定为九人,除中基会干事长及本所所长为当然委员外,其余七人由中基会聘任之。现在之委员为丁文江、任鸿隽(当然)、何廉、范锐、陶孟和(当然)、章元善、董时进、刘鸿生诸先生。2.研究方面之职员。所长陶君孟和自兼研究主任,领导全所研究工作。另有研究主任陈君慧一人,现时尚在海外。研究主任之下,现有研究员十二人,皆毕业于国内大学或专门学校,而由本所聘任者。此外,本所为养成社会科学学生有志深造者独立研究能力,同时并协助本所研究工作,自十九年七月起,每年招收研究生若干人,由本所制定题目,派员指导。研究期限定为一年。其待遇除月给津贴外,于研究竣功时如经本所认为成绩优良,并得酌给奖金。此制实行以来,于本所研究事业之进展颇有助力。本年度有研究生十人,亦皆为国内大学毕业生。研究人员工作之分配如左:
此外,为应研究工作上之必须,复用计算员及临时计算员各十一人以司计算:临时抄写员六人以司抄写。
3.本所事务方面之职员,所长之下设秘书一人,掌理文书及不属其他部分之事务。设会计、庶务各一人,事务员二人,以司会计、庶务、管卷、取发、出版、抄写等务。图书馆设主任一人,图书馆员三人,以司购买保存书籍,编制参考书目,整理简报等务。本所管理方面之事务除由上述职员各就职掌范围负责办理外,复组织若干委员会,商榷处理比较重要之事务,以收集思广益之效。现有事务委员会,关于文书、会计、庶务方面之事属之;有财务委员会,关于拟造本所预算及审核决算等事属之;有图书委员会,关于图书馆管理及书籍之选购等事属之;有出版委员会,关于刊物之印刷、出版、推销等事属之。各委员会之委员,除主管之事务人员为当然委员外,余就研究员中选任之。
社会调查所资金来源,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ChinaFoundationforthePromotionofEducationandCulture)年在北平建所合影
工作之回顾
本所在调查部时代,研究工作规模甚小。从事研究之人员不过三五人,研究科目什九属于劳动问题一种。时至今日,研究人员已逾二十,研究科目则可分为经济史、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劳动问题、对外贸易、财*金融、人口、统计等不下十类,发展不为不速。兹将历年工作分类叙述于左:
甲、近代经济史此项研究之主要史料首为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保存之清代*机处档案,故宫以外,如北京大学等处所藏清代档案及各地保存之民国时代之资料亦当搜采整理,冀于二百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作一有系统之研究。现已进行之工作计有下列数端:抄录史料及编制索引。本所于征得故宫博物院之慨允后,即自十九年十月起派人抄录该院文献馆有关清代经济情形之各项档案,截至本年八月止,计摘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五朝各省督抚折片约十万余件。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钱粮、粮价、关税、厘金、盐税、漕项、耗羡、参票等十数类宝贝资料。抄录之外,复将各类史料编成索引,以便寻查。现已编成者已达万件,预计明年可全部编竣。清季海关五十年税收统计及其分配。此项工作是根据前清咸丰末年至宣统末年(一六六0——一九一0年)各督抚及各海关监督关于海关税收之报告七千余件,加以整理统计。目的在分析各关历年税收情形与全国关税总数及其分配,以考察此五十年中海关在财*上之地位。清代厘金统计。此项工作是根据各省厘金报告二千件作有系统之研究,以观厘金在过去中国财*上之地位。道光朝以后之盐税。此项工作拟从两方面着手,一为统计近百年来全国之盐税,以观察盐税在财*上之地位。一为研究近百年来盐务上之弊窦及盐*之改革。编篡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近代经济史料除如上述三项资料丰富自成系统应发行专刊外,其篇幅比较简短之文字,则于整理后汇编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每半年刊行一次。现第一次集刊已于本年十月一出版。乙、一般经济状态及工业经济
编辑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丛书,此项丛书之目的在以数字的根据,剖析中国经济现状,以为将来计画全国经济发展之基础的参考。丛书第一种《铁煤及石油》,业于二十一年三月出版,现在编辑中者尚有关于中国之交通业及国内公债之两种。编述《日本之棉纺织业》。棉纺织业在日本制造业中居最重要之地位,而日本棉货在对华输出品中为量复最巨。本书之作始于二十一年春季,意在观察日本此项工业之组织、成本、产销状况,尤注意于其在中国销售之情形,籍以测知日本一般工业之组织与生产现状,及其工业品依赖中国以求出路之程度。全书已编竣,现在印刷中。调查全国重要工业,本所为察知我国重要工业之发展经过及其现状,最近拟定全国重要工业调查计划。进行程序自轻工业入手,其以五年完成,然后渐及于重工业,以求对于我国工业作一整个调查研究。轻工业调查决自棉纺织业始,现已派员于十月间先往上海开始调查,此后当渐及于无锡、南通、及武汉、郑州等地。丙、农业经济本所有关农业经济之调查研究为数较多,除编《农家经济调查法及分析法》,编辑《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提要目录》,编制《中国主要农产物生产统计之索引》,研究各国土地制度等项因故中辍外,兹将业已竣功及尚在进行之调查研究列左:
调查河北山东棉花之生产贩运。河北之调查自十六年四月起始,先后在北京、天津、石家庄、沧州等地调查棉花之贩运手续,商贾赢利、市价涨落,兼及生产地之生产状况,至十六年底始行蒇事。调查结果编成《河北棉花之出产及贩运》一书,用中英文发表。二十年冬季复派员往山东蒲台县,二十一年五月又往济南、青岛,及鲁西、鲁南一带作同样之棉花调查。所得资料业已整理完竣,正在编制报告。
调查北平近郊乡村家庭。此项调查系民国十六年由本所研究主任指导燕京大学男女学生十余人所作。调查目的首在考察乡村家庭之收支状况,兼及乡村之人口、婚姻、教育、借贷、典质等一般的社会经济状况。地点共分两区,一在平西挂甲屯,自十六年三月上旬至四月底共调查一百家;一在平西之黑山扈、马连洼、东村等三处,自十五年十二月至十六年六月底,共调查六十余家。调查结果编为《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一书。整理浙江农村经济调查资料。此项调查系十七年夏季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派人举办者。调查之范围包括浙江北部二十县之农村,为数凡八十有五。所得结果于十八年交由本所整理,惟因工作忙迫,于二十年秋后始得积极进行。本年业已整理完竣,编成报告,内容约分农村接待制度、农产贩运状况、田权及租佃制度等数项,已陆续在第三卷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并印有单行本。清苑县农村经济调查。此为本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作之事业。为调查便利计,临时组织农村经济调查团。该团于十九年六月初旬起,至八月下旬止,在河北省清苑县工作几达二个月之久,计调查农户一千八百余,并调查八十余村之分村状况。调查结果由社会科学研究所携沪整理。深泽县农村经济调查。本所于十九年十二月及二十年三月先后在河北省深泽县调查农家经济二次,所得资料计有一百零八户之田场经营状况及人口、教育、借贷、生活费用等,另附三十户关于生活程度与生活费用之较详密的抽样调查。此外并附有调查地点农村经济背景之村区调查,及农具调查。全部资料刻已整理完毕,报告在编述中。定县集市调查。二十年九、十两月间派员赴河北省定县调查县城集市及李亲顾镇、东停镇、清风店、明月店、邵谦、市庄、杨村等地之集市。调查结果编为《农村的集市》及《定县之土布》二文,将发表于社会科学杂志。安国县药市调查。河北省安国县旧名祁州,为全国最大药市之一,且于地方经济占有特殊地位。二十年十二月派员前往该县调查药市,对于药市之历史、组织、金融状况、药材贩运情形,以及药市对于地方经济及社会之影响,作一概括的考察。调查报告发表于社会科学杂志第三卷第一、第二两期。举办华北食粮调查。该调查区域包括冀鲁豫晋秦陇热察绥九省,调查项目分为粮食之出产、运销、消费三项。至于研究方法则先从书报及通信蒐集材料,然后再举办实地调查。此项工作自二十一年九月间开始以来,日在搜集书报上之资料;并编成华北民食调查表一种分发冀鲁豫晋热察绥七省五百余县建设局请求填还。至实地调查,当在本年先就平汉铁路沿线选择三数县举办试验调查,正式调查当自明年二月间起始。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放款之分折。内容注重放款之种类、用途、期限、利率等之研究,藉以推察河北省之农村经济实况,及合作事业之应行兴革事宜。现正在搜集材料中。收获渐减律之研究。是为理论的研究,其目的在对收获渐减律之起源、发展,及在各种农业试验场实验经过加以详切的察究。此项研究正在进行中。丁、劳动问题此类研究之对象除一般的劳动问题外,尤注意于生活费用及工资两项,所有实地调查机会皆未逾此限。兹将各项劳动研究条列如左:编辑《中国劳动年鉴》。劳动年鉴之编辑在中国为创例,故民国十七年出版之《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系将民国十六年十二月以前一切资料概行编入。内容分三编,举凡农工劳动者之人数、工资、工作时间、生活状况、劳动组织、劳动运动,以及劳动设施、法令等项,无不具备。第一次年鉴出版后,原拟自十八年起逐年刊行一次,乃因人少事繁,时生阻滞,延至二十一年十月第二次年鉴始行出版。所收资料系自民国十七年一月起,截至二十年十二月底止,内容排列如前,而编辑之谨严则过之。最近已与实业部劳工司商定,自第三次年鉴起,改由该司负责编辑,体例仍旧。河北及平津劳资争议之研究。民国十八年·根据书报资料,将民国十六年一月至十八年六月,两年半中河北省及北平、天津两市之劳资争议案件加以研究。对于案件之原因、结果、业别、人数、关系厂号、争议日数等详加统计,编为《河北省及平津两市劳资争议底分析》一书,用中英文发表。编著《国际劳工组织》。是书内容除说明国际劳工组织所由产生之历史的背景外,主要部分在以凡尔赛和约劳工篇及国际劳工局历年发表之各种文件为根据,分析国际劳工组织之内部结构,工作进行状况,及国际劳动立法之成绩。二十一年七月出版。塘沽工厂工人调查。十六年四月,本所于求得塘沽久大精盐公司及永利制碱公司之许可后,派员着手调查该两厂工人一般状况及其生计情形。截至同年七月,计调查工人一百七十七人,工人家庭八十家。调查结果编成《塘沽工人调查》一书,用中英文出版。北平手工业工人调查。十五年七月开始调查北京手工工人家庭生活状况,至十六年二月调查完毕。共调查手工工人五百家,填表五百份。此外并调查手工工人售品处、作坊、市场,以察知手工制品之销售情形。资料已整理完竣,惟报告迄未编就。北平旧式手艺工人生活费调查。此项调查系于十七年夏季举行。调查范围以瓦、木、油漆、裱糊四类旧式手艺工人之生活费为限。计填调查表格二百张。调查结果已计算完毕,惟尚未编辑报告。北平工人生计调查。此次调查采用计帐法。自十七年十月一日起始,至翌年七月底止,共历七个月,除星期日外,每日由女调查员二人亲到五十家工人家庭,代计日用帐。除十五年十月所记之帐残缺不完外,其余二个月内共得日用帐二百八十八本。记帐结果于分析整理后,编为《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一书,用中英文发表。此外,本所于十五年十一月一个月内曾调查十二家小学教员家庭生计,由各家填寄家计薄到所。此项调查为量虽少,但填记极称精细,故将调查结果附诸《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之后,以飨读者。上海工人家计调查。此项调查系与前财*部驻沪调查货价处(其后改组归并国定税则委员会)合作而成,系用记帐方法。自十六年十一月起至翌年十月止,共历一整年,计得纱厂工人二百三十家之日用帐本二千余本。所有记帐工作统由调查货价处派人担任,而由本所供给经费。所得资料由本所统计后,一部分交由国定税则委员会整理,编为《上海工人生活费指数》,一部分则由本所编为《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用中英文发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调查。是项调查之范围包括北宁、平汉、平绥、胶济四路。前三路之调查于十八年举办,计抄北宁、平汉两路工人工资单十年(民九至民十八),平绥路九年(民十至民十八),每年均抄四月,以便比较,而省人力。胶济路调查系于十九年夏季派员举办,计抄工资单七年(民十二至民十八),每年亦均抄四月份。是项材料丰富精确,最宜于统计的研究,二十年春已将全部资料计算完毕,现正编辑报告。天津面粉工人工资调查。是项调查起始于十八年七月,计抄天津寿丰、永年两厂民十四至民十八之工资单。调查报告于二十年十二月登载社会科学杂志第二卷第四期,并另译英文单行本。华新纺织工人工资调查。最近十年来华北纺织工业颇占重要地位,厂家甚多,本所因于十八年起始调查华北各大工业中心纺织业工人工资及其待遇,冀以调查所得,供献关心吾国劳工状况者。是项调查始于民国十八年八月,成于十九年七月,计调查天津之裕元、华新、恒源、实成等纺织厂四家,唐山之华新厂一家,青岛之华新厂一家。津唐各厂之工资单,由十八年上溯,抄录一年至五年不等,青岛一厂,则抄民十五至民十八,共计四年之工资单。青岛纱厂多隶外籍,对于调查无不深拒固绝,故该处纺织业虽盛,而所得资料不过尔尔。是项工资调查资料现在计算中。山东中兴煤矿工人工资调查。此项调查资料系由前中兴煤矿公司职员施君裕寿供给,重要来源为该矿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八年之工资薄。本所因感此项材料之不足,故又于二十年七月间派员将该矿最近二年之工资抄录,以资补充。同时对于工人概况、工作时间、工会组织、福利设施等作一调查。调查结果编成《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一文,于二十一年春登载社会科学杂志第三卷第一期,并另印单行本。工资理论之研究。此本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之工作,嗣因托由本所指导,并求与北平各图书馆近便起见,故自十八年八月起,遣其研究专员来本所工作。研究结果于十九年年底编成《工资理论之发展》一书,现已修改完竣,在印刷中。复因该书中关于价值理论之一部内容异常充实,遂析为《价值理论评释》一文,拟即载诸社会科学杂志。以上两种著述皆得社会科学研究所之概允,用本所名义发表。
社会调查所主办的《社会科学杂志》
戊、人口问题近代中国人口的估计之研究。此项研究系搜集近代中外人士关于估计中国人口之著述,加以有系统之研究。研究结果编成《现代中国人口的估计》及《最近十年的中国人口估计》二文,历述各家之估计,并附以批评。该文已陆续发表于社会科学杂志第一、二两卷,将来稍加整理后当合编为专书,单独印行,并拟译成英文。民*部户口调查之研究。清季民*部户口调查常引起研究近代中国民数者之争论,本所特于二十一年根据最近二年来搜集之资料,编成《民*部户口调查及各家估计》一文,将该部办理调查之缘起、调查章程之规画及奏定、各地办理情形,以及各家所得之估计,均加以详尽之说明及深切之评判。全文已于最近分期登载第四卷社会科学杂志。各省人口统计之研究。本所于十九年特向各省民*处各市公安局搜集近年户口调查报告。截至本年先后搜集江苏浙江等十余省之报告。其余各省,复于最近向之催索,俟取到后,一并加以整理。其统计详细之省分拟单独作一研究报告,余则汇编为一概括之叙述,最后再根据此项整理结果作一全国人口之新估计。巳、对外贸易最近六十一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此项统计系根据海关报告而作,内容系(一)将最近六十余年进出口货品按照其性质与用途重为分类,计分原料品、半制品、牲畜、饮食品、制造品等类,复将出口之半制品及制造品分为手工及机器制二种,以测知中国之工业化。(二)将一九〇四至一九三〇年之时期中重要进出口货品七十余种之来源及运销地加以详细的分析,此项工作自二十年九月进行,现已大体完竣,即将编制报告。近三十年来中国对日贸易之研究。此项研究亦系根据海关报告而作,与上项所述者同时进行。内容分为三项:(一)详细分析进口日货之种类、销地,及与西洋及我国产品之竞争。(二)详细分析输往日本中国货品之用途、种类,及其在日之地位。(三)详察抵制日货对于中日贸易之影响。研究所得即将编制报告。二十年来中国食粮对外贸易之研究。此项研究系根据海关报告先对对外食粮贸易作一一般的分析,然后再就各项食粮分别考察其种类、经过口岸,及其价格之变迁。现材料已在着手整理,不久可开始编辑报告。抄录海关造册处详细统计。海关统计现为中外贸易之惟一可靠资料,然已发表之统计过于拢统,从事研究者每引为憾。本所有鉴于此,自本年十月起派员赴总税务司海关造册处将未经发表之各项详细统计概行抄录。抄齐后再加整理分析,期于近年来中外贸易及各埠间之贸易作一精详之研究。庚、财*金融北平捐税研究。研究范围包括民元至民十九北平一隅之国税及地方税四十余种。自民国十九年暑期起,除从书报搜集资料外,并派员亲向各征收机关调查征集,故所得材料尚称确实。研究结果编为《北平税捐考略》一书,将各种捐税之沿革、率则、收数等详加分析,堪为研究北平民元以来捐税情形者之重要参考。百年来银价变动之回顾。此文之内容第一在回溯过去长时期内银价变动之历程,第二在说明银价变动与金价升降、币制改革,及欧战影响之关系。最后则分析近十余年来银价特别变动之主因。本文于本年九月发表于社会科学杂志。编辑《中国的银行》本文之主旨在分析(一)银行之静态组织,(二)银行在中国金融界之地位,(三)银行对实业及一般民众之关系,此外并附论中外银行之比较。现在搜集材料及准备编辑中。中国内外公债及赔款之研究。此项研究系将民国二十年来发行之内国公债及自清末以来中国*府所负外债与赔拟作一有系统的整理。特别注意内外债与中国之金融、财*、重要税收,及与人民负债之关系,藉明中国经济病态之一班。现已整理就绪者为关于内债之一部分,其报告将列为《中国经济问题丛书》之第三种。辛、统计本所调查研究大都涉及数字,故多数包含一部分统计工作。此外,尚有纯属于统计范围者数种,述之如左,以见本所对于统计工作之注意。编制《北平生活费指数》。此项指数系根据十六年本所调查北平五十家工人家庭时所得各家消费量编制而成。计共包含生活必需品三十八种。计算方法为加权综合法。书用英文发表,中载民国十五年一月至十七年十二月之指数。于十八年一月出版。编印《北平生活费指数月报》。是项月报继承上条所述指数而作。自十八年一月起于每月之二日及十六日两日派专人至指定之店铺调查三十八种物品之零售价格。每种物品售价若干,系由六家店铺调查所得,汇齐平均计算。至房租涨落则由四城租房介绍人报告。依据此项物价调查之结果,逐月编制生活费指数及零售物价表,中英文合刊发表。日内瓦国际劳工局发表各国生活费指数亦以此代表中国,间月登载于国际劳工评论。现此项月报已编印四年,继续未断。编辑《生活费指数编制法》。生活费指数不但在实际上为解决劳资解纷之利器,在方法上亦可供社会经济研究之资料。故本所于上述两项工作外,复编辑《生活费指数编制法》以期介绍方法并唤起编制之兴趣。本书内容叙述现今四十余国编制此种指数所用方法之异同及其趋势。十八年十一月编竣,二十年七月出版。编著《指数公式总论》。是书于介绍外,复含批评之意味。书中除于指数之意义及其研究之略史外,对于一百数十种指数公式之来源、得失、优劣、准差诸问题,皆一一予以分析评断。十八年十二月脱稿,十九年五月出版。编制《中国经济地位统计图》。绘制此图之目的一面在使国人对于我国经济情形得有简明而深切之概念,一面则在介绍新颖之制图方法。是图共分七十六幅,所具资料皆从可靠之记载搜集而得。内容分为(一)人口及土地,(二)富源及出产,(三)工业,(四)交通,(五)对外贸易,(六)财*及金融,(七)外人投资。专用统计图以表现我国经济地位,在国内犹为创举。二十年九月绘成,十月缩印出版。北平社会概况统计。内容包括北平之人口、财*、捐税、教育、商业、社会病态等项。各项统计系于二十年七八月间派员赴平市各机关调查抄集而得。整理之后,一面编成《数字统计下的北平》一文,详释各项统计,登载社会科学杂志第二卷第三期,一面绘制统计图二十幅,于同年十月间缩印出版。编辑《中国统计年鉴》。此项工作系将中国现有统计数字,尤其关于经济方面者,汇编一册,用中英文发表,以供中外人士之参考。第一次年鉴正在着手编辑,明春可望出版。壬、其他研究编著《社会调查方法》。为介绍社会研究之新技术于中国,并使国人晓然于社会研究之方法起见,本所于成立之始,即采夏平(F.S.Chapin)《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一书为蓝本,并参考其他英汉文书籍,编成《社会调查方法》。是书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十六年八月初版,殆印第三版时,复由编者预先加以增订;惜第三版方在印刷,一二八沪变突起,商务印书馆焚毁,本书增定稿付之一炬,最近始由该馆重新复印。编著《中国妇女在法律上之地位》。是书为民国十六年本所之奖金论文,目的在以历史的眼光探求中国历代法律上妇女地位之变迁。十七年三月初版。协和医学院社会服务个案记录之分析。北平协和医学院附设社会服务部已逾十载,为中国首创此类事业者。本所为介绍此新兴社会事业起见,自民国十八年七月起,派员将该部民十至民十六共计六年中之个案记录选择抄集。截至十九年四月,共抄二千三百余案。嗣将抄得结果统计分析,编成中英文报告各一:中文报告登载社会科学杂志第二卷第一期,英文另印单行本。
原文作者:北京大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