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ldquo重版出不来rdquo永
TUhjnbcbe - 2021/8/15 0:46: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yy/bdfzd/

对于大众而言,编辑是一个略显神秘的职业。大家对于这一职业的朴素认知大多都来自一些影视剧作品,比如年的日剧《重版出来》。

黑泽心自小练习柔道却因意外受伤而被迫放弃竞技之路,在这样的阴霾之下,同样热爱漫画的她决定去做一名漫画杂志的编辑,这就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随后,作为职场菜鸟的黑泽心从最基础的地方学起,师从于资深的副主编,并从主编和田、资深编辑壬生、安井、漫画家三藏山龙等前辈那里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在一个个危机与考验面前,元气满满的黑泽始终保持着竞技时代的那种勇气和干劲,一路“打怪升级”,积极为漫画家和编辑部出谋划策,努力发掘新人,并深入到销售第一线的书店寻找卖点。

在伤心过绝望过痛苦过之后,所有人终于都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大家可能感觉出来了,这个剧就和好多日剧给人的感觉一样,在传达着一种“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我还是会微笑向前”的人生态度。它就是一碗“营养不油腻卖相十足鲜美可口人见人爱的鸡汤”。

可能因为它展现了残酷现实又极具理想主义情怀的出版业的现实处境,因为它将生活中的所有美好都提炼并呈现了出来,因为很多人依然愿意相信并追求理想不肯放弃,这部剧在豆瓣网友那里拿到了9.2的高分。

《重版出来》引发了广大编辑们的强烈共鸣,他们对剧中某些情节感同身受,有着强烈的想要表达(吐槽)的欲望,于是“重版出不来”孕育而生。

“重版出不来”是各位编辑在豆瓣的小树洞,它每天接收并发布来自全国各地编辑们的匿名投稿。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重版出不来”的很大一部分投稿都是各位编辑对于工作、公司、行业的吐槽与自嘲。

他们日常吐槽瞎指挥的领导,抱怨没钱事多的这一职业,表达催稿和应付销售的绝望……总之,这里是编辑们的情绪发泄场,也是编辑们报团取暖、互相慰藉的地方。

但是,就在前段时间,“重版出不来”更新动态决定永久停更。然后,这个账号注销了。

或许是编辑们不甘心树洞的消失,最近,一个新的“重版出不来”出现了。它自称是初代“重版出不来”的冒名顶替者,接受出版界的匿名投稿。慢慢的,这里也许会变成编辑们新的树洞吧。

无论是重版出来还是出不来,这都证明了追求“再版”是所有编辑与作者的梦想。重印再版就是在证明着作者和编辑共同完成了一本好书的面世,在证明着他们的工作价值。

我们看到,有很多书一直在不断重印再版的路上。在这条路上,一些书很顺利地完成了再版之旅,一些书经历了一段“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艰难旅程,还有一些书则“胎死腹中”、永久停更。

所以,一本好书的出版及再版背后到底都发生了哪些曲折回肠的故事?编辑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又都有过哪些辛酸泪?小北今天专门请来了北大出版社的各位编辑,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吐槽感受与心得吧!

01

《抟泥作瓷》的曲折出版

《抟泥作瓷》引进自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介绍的是其馆藏的重要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

但这本书的出版比计划晚了数年。此书英文原版写于年,目标读者是去博物馆参观的美国民众,因此介绍了很多基本知识。

而在翻译完成,作者吴同先生审读译稿之后,觉得原有内容对于中国读者过于浅显,于是与责任编辑沟通想要进行修改。责编也支持作者的计划,最终,作者修改了近四分之三的内容。

但不巧的是,在漫长的修改、重译过程中,责编离职转行了。虽然这位编辑在离职后仍与作者沟通并推进这个项目,但毕竟在适应新岗位期间无法保持全职工作时的精力投入。

于是,内容修改、翻译质量、编辑离职,翻译项目延期的三个大坑,这本书就不幸踩中了两个。

年1月终于上市了,又遇到了新冠爆发,物流停滞,错失了最佳的营销时机。

(所以,朋友们,看看这本充满波折才走到你面前的书吧!)

02

《世界电影史》再版

对编辑的双重历练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的编辑工作可谓一场体能与精神的双重历练。

百余年世界电影史的浩繁与驳杂,体现在跨越不同时代、大洲、国别的电影文化的差异化表达上,也体现在正文、注释、图片、图注、专栏的复杂设置上,更体现在片名、人名及各种专业术语的辨析与翻译细节上。

尤其上一版选用的是节译本,而本书则是第一次以全译本的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海量的文本内容、复杂的文体设定、专业性极强的翻译要求,对于编辑工作的挑战超乎想象。

以书中浩如烟海的电影名的译法为例:对于有常见译名的,要遵循通行译法,选择与影片内容最贴近且符合中文表达的译名;对于部分与原意差别过大的译名,尽量予以合理的修正;对于部分未曾引荐到中国的电影,则尝试根据影片内容并参考国内外文献给出恰切的译名。

所以在编校的过程中,我们对“豆瓣”网的电影条目,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少冷僻的电影因此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规范中译名。

另外,在编辑过程中,责编与译者及排版设计人员的沟通也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既要相互协作,又要彼此“抗争”。

好在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不辜负影迷的期待,也不辜负每一位参与者的付出,用尽全力做一本立得住、行得远的好书。

03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再版搁置及故事续写

洪子诚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版于年,年出修订版,在综述年后文艺*策、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的同时,立体呈现出文学生产的动力机制,在史观方面的创新启发了大量后续研究,是学术界公认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由于这本书的叙述止于年,近五六年编辑部不时收到教材征订部门转来的读者询问,希望《文学史》和配套的《作品选》还能续写、扩充新世纪以来二十年的内容。

编辑部和洪子诚教授认真讨论了续写项目,并就需要涉及的内容板块和重要主题列了初步计划,还联系了可以做洪教授助手的青年学者。

但最终,考虑到新世纪文学生产的巨大变化导致的续写工作量和复杂性,编辑部搁置了这个项目。

虽然不再续写文学史,洪子诚教授从未停止研究和写作,经常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每一两年便能集成一本新书。而新的一本《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大部分书稿已发至编辑邮箱,若顺利,年春天将与读者见面。

因此,编辑部确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顺应老先生的研究兴趣和写作习惯,将最新的成果及时呈现给读者,是对作者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护。

而《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一经典作品,教材版累计销售70万册,已输出英、日、俄、韩等9种外文版权,即使不再续写,仍是相关研究和论述难以逾越的知识平台,堪称当代文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我们计划制作《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纪念版”,收入相关的其他材料,帮助读者全面、深入理解这一作品,敬请期待。

04

《福柯文选》的诞生与加印

年,“阅读培文”订阅号发表过一篇《声名狼藉者的生活》,内容摘选自《福柯读本》中的同名文章。当天,这篇文章的点击量暴涨。

读者对福柯的如此高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重版出不来rdquo永